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7月08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访《〈汝南先贤传〉辑本译注》主编吕友仁

发布时间:2016-07-08 08:32:21  

汝南先贤令人肃然起敬

——访《〈汝南先贤传〉辑本译注》主编吕友仁

□晚报记者   王慧玲

reny160752.jpg 

人物小档案

吕友仁,1939年生,男,汉族,河南省荥阳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

研究方向为: 经学、训诂学、中原文献整理研究。整理的古籍有《渑水燕谈录·归田录》《潜研堂集》《礼记全译·孝经全译》(全二册)《周礼译注》《礼记正义》等。

初识汝南

1939年出生于河南荥阳的吕友仁,长期从教于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2002年之前,他与汝南并没有交集,汝南在他的脑海里最多就是一个地域的概念。2002年,《中原文献钩沉》的一个项目落到了他的肩上,让他初识汝南——那就是早已散佚的三国魏时期周斐所著的《汝南先贤传》。

《汝南先贤传》是我国古代地记、郡书的代表作,为范晔《后汉书》等史籍的重要取材来源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史学价值。这部书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的经籍志中都有著录,但大约在宋朝以后便已散佚。

2002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吕友仁主编的《中州文献总录》。这一项目完成后,吕友仁又约人,动手开展《中原文献钩沉》的项目。

据调查,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文献的总数有821种,其中现存有74种、散佚的747种。散佚的747种中,前人有辑本的177种,但这些辑本包括《汝南先贤传》在内,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于是,吕友仁将收集到的《汝南先贤传》辑本和他的硕士研究生甘良勇一起重新进行辑佚,写了一篇《汝南先贤传》辑证的文章,被载入《历史典籍和传统文化研究》(20044月方志出版社出版)。《汝南先贤传》辑本,辑出佚文87条,涉及传主50人,总体来说,大大超越了前人。然而,仔细看来,吕友仁发现,《汝南先贤传》辑本仍有不少缺点和遗憾。

结缘于天中

遗憾已成,如何弥补?这是治学严谨的吕友仁心中的一个结。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驻马店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一直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搜集整理。他们发现,一个个在史册中熠熠生辉的汝南人物,都来自于一本书的记载,这本书的名字在史书上屡屡作为他人旁征博引的经典出现,却早已散佚不见,它就是《汝南先贤传》。2014年,驻马店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赵心田偶然发现了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吕友仁为《汝南先贤传》辑证的文章,如久旱逢甘霖。他立即与吕友仁联系,希望与之合作,以辑佚、注释、译文的形式编辑出版《<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一书。两人心有灵犀,吕友仁欣然同意。

在编写的过程中,他们重新对现存的多种《<汝南先贤传>辑本》进行详细对比,并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刁小龙帮助邮寄了社会评价比较高的日本学者永田拓治的《周斐<汝南先贤传>辑本》,以此书作参考。

他们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一个新的辑本问世。201510月,《<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一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不仅弥补了2004年版的那本《汝南先贤传》辑本的缺憾,而且无论从装帧设计方面,还是从辑本译注方面,都达到了当代的最高水平。”吕友仁说,他对和驻马店市地方史志办合作出版的这部书非常满意。

汝南多奇士

201641日,《<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出版座谈会在驻马店天龙大酒店召开,应邀出席的吕友仁感慨万千地说:“经过这一次对《汝南先贤传》的辑佚、注译,我感到对汝南这个地方过去知道得太少了,孤陋寡闻,等闲视之,大大地失敬了!”

然后,吕友仁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两汉时期的汝南(尤其是东汉),真正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从自然景观来说,汝南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里陂塘棋布,鱼米飘香,不亚于今日的江南。《汉书·地理志》上载:“汝南郡,户四十六成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二百五十九成六千一百四十八。”《后汉书·郡国志二》:“汝南郡,三十七城,户四十万四千四百四十八,口二百一十万七百八十八。”以郡为单位,汝南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汉时汝南多陂(即池塘湖泊),是鱼米之乡。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鸿隙陂就在这里。《汝南先贤传》:“周爕,好潜养靖志,唯典籍是乐。有先人草庐,庐于东坑,其下有陂,鱼蚌生焉,非身所耕渔,则不食焉。”《汝南先贤传》:“郑敬去吏,隐居于蚁陂之阳,以渔钓自娱,弹琴咏诗,常兀坐于陂侧。”均是状其自然景观。

从人文景观来说,在中华大地,汝南(包括相邻的颍川)以盛产奇士闻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奇士的精神追求就是“三不朽”。奇士精神,也叫士大夫精神,类似于西方的贵族精神。

汝南多奇士,历史早有定论。《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划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晋书》卷一一八《姚兴下》:“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刘知几《史通·杂述》:“汝颍奇士,江汉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旧唐书·郭孝恪传》:“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宻,密大悦之,谓曰:‘昔称汝颍多奇士。’故非谬也。”

《汝南先贤传》辑本中的先贤,只是汝南奇士中的一小部分。为了展现汝南奇士的全貌,在《<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的附录中,辑录了《史记》中的汝南奇士5人,即李斯、陈涉、甘茂、甘罗、吴廷尉;《汉书》中的汝南奇士7人,即翟方进、翟宣、翟义、陈丰、尹更始、尹咸;《后汉书》中的汝南奇士44人,应劭《风俗通义》中的汝南奇士12人。以上5部典籍,合而观之,汝南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

《世说新语》有31个篇目,第一篇是《德行》,而《德行》篇的前3条,讲的都是汝南郡的人物(陈蕃、黄宪),这是汝南的骄傲。就拿李斯、陈涉来说,秦朝的建立,李斯功不可没;而秦朝的灭亡,陈涉功不可没。诚可谓“成也汝南,败也汝南”!

给予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的月旦评人物许劭,也是历史上的汝南先贤之一。小说家罗贯中把此事写入《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从此“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语便不翼而飞,家喻户晓。

礼赞先贤

《汝南先贤传》是1800年前的老古董,《<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一书有什么现实意义呢?不久前,记者再次来到新乡金色奥园吕友仁的家中采访。吕友仁肯定应答:“意义太深远了!《汝南先贤传》就是一首正气歌,它体现的是士大夫精神。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值得好好弘扬!”

两汉时期,汝南郡的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汉代鸿隙陂、马仁陂等水利工程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汝南郡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两汉时期汝南郡人才辈出,在《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列有传记、留下姓名的汝南郡官吏、名士有100多人,因此有“汝半朝”“汝南固多奇士”的美誉。

天中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就人才辈出,群贤会聚。《<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正文收入了39位汝南郡籍先贤的事迹,他们或礼贤下士,荐贤任能,刚正不阿,体恤民情(陈蕃);或面对巨额钱财信守诺言,诚信无私(阚敞);或乐于周济他人,崇尚侠义气节(戴良);或品行端庄,励精图治,勤政为民(周乘)……在这些模范事迹中蕴含的高尚品德,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汝南郡籍的先贤们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韩诗外传》卷三:“闻伯夷之风者,贪夫亷,懦夫有立志。”《汝南先贤传》中且不说先贤们那些惊天地泣鬼神、气贯长虹、名垂千古的大作为,就是看到先贤阚敞对待他人存钱的态度(详见《汝南先贤传·阚敞》),岂不令今日之贪官羞煞!

《新唐书·魏征传》:“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眀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已过。”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目的是:“伏望陛下,时赐省览,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徳,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羣生,咸蒙其福,则臣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

吕友仁用“反腐败”三字作为搜索词在知网上搜索,得到14075个匹配,也就是说有14075篇文章谈反腐败的问题。这个数字颇能说明问题。由此可见,《汝南先贤传》一书具有很高的廉政教育价值,它完全可以作为今日政企官员修身养性、洁身自好的好读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