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7月01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儿带爸爸到偏僻学校当老师

发布时间:2016-07-01 08:18:42  

 父亲患病瘫痪

女儿带爸爸到偏僻学校当老师

反哺真情感动众人

□晚报记者        通讯员  杨大毛  /

yub160649.jpg 

学校的孩子们经常来看韩婷和父亲。

本报讯  “爸爸,女儿帮您刮刮胡子,新一天开始啦!”昨天早上6时许,在驿城区沙河店镇万庄小学,26岁教师韩婷起床后,对瘫痪在床的父亲说。看着女儿为自己忙前忙后,53岁的韩立君眼里满是泪水……

 

女儿是患病爸爸的支柱

 

“吃早饭啦!大宝宝!”早上7时许,韩婷端来了一碗鸡蛋稀饭,为了让爸爸每天心情舒畅,韩婷想尽办法逗爸爸开心。

因为爸爸长时间躺着,需要吃流食,韩婷每次都将饭菜捣烂后,喂给爸爸吃。一顿饭下来,需要30分钟。喂完爸爸,韩婷大口喝了几口稀饭,匆匆赶到教室去上课。

看到记者,韩立君示意妻子付新梅给自己拿纸和笔,付新梅慌忙拿来纸、笔。韩立君吃力地撑着头部,艰难地拿起笔,歪歪扭扭写下“女儿,支柱”。虽然只有四个字,但韩立君却满头是汗。

“家里多亏了女儿。”付新梅对记者说,他们家在市中华大道四巷,老两口都是下岗工人。

付新梅说, 2012年大年初九,韩立君突然病倒,经医院检查是脑干出血,经过手术,虽保住了命,但一直昏迷。医生告诉他们:病人病情可能会恶化,出现脑死亡。当时,他们的女儿还在上大学,这样的诊断让一家人觉得像天塌了一样。

家里的积蓄很快花光,付新梅到处凑钱,韩婷只有守在父亲的病床前。医生建议给病人说话、唱歌有助于康复,每天早晨她都会给父亲唱歌,给父亲聊自己的大学生活。五个月后,韩立君竟然睁开了眼,虽然不能站立、不能翻身、不能说话,连咀嚼的能力都丧失了,可是对于全家人来说,这已经是莫大的安慰。

因为长期照顾病人,付新梅一天天力不从心,韩婷在家人的劝说下完成了师范学业。

 

带着爸爸当老师

 

2015年,韩婷做了一个决定:参加驻马店市的教师招录考试,用自己的能力养活爸爸妈妈。 “不管到哪儿,一定要带着父母上班!”韩婷说,这是她报考时唯一信念。

20158月,韩婷顺利通过驿城区的教师招录,被分配到驿城区沙河店镇万庄小学。韩婷到校的第一天,就不好意思地向校长程金群提出了需要洗澡间、厨房的要求,程校长答应了。

房间改造好,韩婷就把父母接到了学校。该校校长和老师得知情况,都热心地帮助韩婷,就连当地村里的百姓也给她送鸡蛋和蔬菜。这让承受重压的韩婷感受着丝丝温暖。

昨天,记者在学校看到,课堂上,韩婷将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孩子们也很爱她。放学后,她细心地照顾着父亲,尽量让妈妈休息。看着这一家人,学校的老师们也会经常来帮忙。

“韩老师从来没有因为照顾家里而耽误孩子们的课。”校长程金群说,相反,韩老师对爸爸的反哺真情,给孩子们一个好的典范,让孩子们懂得孝道、感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