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病无钱医治 爱心人士仗义施救
□晚报记者 许 静
本报讯 2岁的男孩豪豪,一年多来,有一半时间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在家休养时,每当身体出现异常,他总是手捂胸口对妈妈说:“妈妈, 疼, 医院。”豪豪强烈的求生欲望,让父亲肖秋生和母亲王小红夫非常心痛和无奈。
豪豪患重度地中海贫血
2015年1月,王小红夫妇看到孩子脸色蜡黄并伴有轻微低烧,就抱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孩子被查出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王小红说,医生说治疗这种病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定期输血,排铁直到生命结束,另外就是做干细胞骨髓移植手术。
由于孩子太小,还不能做骨髓移植,只能定期输血和排铁,每次治疗要花费2000元左右。他们家非常拮据,孩子的奶奶80多岁了,患有白内障和气管炎,经常看病吃药,已经让家里难以维持。她的丈夫是驻马店运输公司的下岗职工,现在靠打工挣些零用钱。王小红一直没有工作,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母亲不放弃
市中心医院护士长李慧玲告诉记者,豪豪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是他们的老“客人”了,要想治愈必须到省级医院做干细胞移植,目前只能靠输血维持,否则肝脾肿大将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就是小猫小狗也不忍心舍弃,更何况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一定要不惜一切地救孩子。”王小红边说边流泪。
“每一次治疗都给这个孩子带来痛苦,但孩子好像什么都明白似的,从来不吭一声。 由于要做很多的检查,扎针是家常便饭,针扎在孩子身上,疼在娘的心上,多么希望这一切由我替他来承受。”王小红说。
爱心人士愿帮助孩子
在记者乘坐由确山开往驻马店市区的汽车上,给王小红打电话联系采访事宜时,车上一位40多岁的蓝衣男士听了记者和对方的对话,对记者说:“听你的电话好像是要去采访一个患病的小孩儿?不要着急,等见面问了情况后给我电话,我现在去高铁站送几个朋友,等会儿你联系我,说完给记者留了他的联系方式。爱心人士就这样从天降临了吗?记者将信将疑,但还是互留了联系方式。就在记者采访结束时,接到蓝衣男士的电话,记者详细向他讲述了豪豪的病情和家庭情况,他说,让我来帮帮这名可怜的孩子吧,并当即表示愿意捐助5000元。
当记者代孩子的家人向他表示感谢并询问这位好心人的姓名时,他只淡淡地告诉记者他姓“王”。后经记者多方打听,这位仗义施救的爱心男士是瑜龙集团(老乐山景区)董事长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