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6月14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患病无钱医治 爱心人士仗义施救

发布时间:2016-06-14 08:50:47  

孩子患病无钱医治 爱心人士仗义施救

 

□晚报记者     

 

本报讯  2岁的男孩豪豪,一年多来,有一半时间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在家休养时,每当身体出现异常,他总是手捂胸口对妈妈说:“妈妈, 疼, 医院。”豪豪强烈的求生欲望,让父亲肖秋生和母亲王小红夫非常心痛和无奈。

豪豪患重度地中海贫血

525,记者见到了豪豪的母亲王小红。她正抱着孩子办住院手续,见记者来采访,她像看到了希望,非常激动。向记者讲了他们一家的不幸。

2014512,夫妻俩的儿子肖振豪出生。孩子的降临,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和笑声。

20151月,王小红夫妇看到孩子脸色蜡黄并伴有轻微低烧,就抱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孩子被查出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王小红说,医生说治疗这种病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定期输血,排铁直到生命结束,另外就是做干细胞骨髓移植手术。

由于孩子太小,还不能做骨髓移植,只能定期输血和排铁,每次治疗要花费2000元左右。他们家非常拮据,孩子的奶奶80多岁了,患有白内障和气管炎,经常看病吃药,已经让家里难以维持。她的丈夫是驻马店运输公司的下岗职工,现在靠打工挣些零用钱。王小红一直没有工作,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母亲不放弃

510早晨,刚学说话的豪豪突然捂着胸口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对王小红说“妈妈,疼,医院 ”。王小红赶快抱着儿子到市中心医院儿内一科。医生告诉她由于缺血,孩子的脾脏变大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输的血越来越多,一旦缺血脾就会增大,一直增大到心脏无法跳动。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向亲戚朋友借了几次钱了,现在实在开不了口。为了给孙子治病,奶奶把自己的药停了。

市中心医院护士长李慧玲告诉记者,豪豪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是他们的老“客人”了,要想治愈必须到省级医院做干细胞移植,目前只能靠输血维持,否则肝脾肿大将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就是小猫小狗也不忍心舍弃,更何况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一定要不惜一切地救孩子。”王小红边说边流泪。 

“每一次治疗都给这个孩子带来痛苦,但孩子好像什么都明白似的,从来不吭一声。 由于要做很多的检查,扎针是家常便饭,针扎在孩子身上,疼在娘的心上,多么希望这一切由我替他来承受。”王小红说。

爱心人士愿帮助孩子

在记者乘坐由确山开往驻马店市区的汽车上,给王小红打电话联系采访事宜时,车上一位40多岁的蓝衣男士听了记者和对方的对话,对记者说:“听你的电话好像是要去采访一个患病的小孩儿?不要着急,等见面问了情况后给我电话,我现在去高铁站送几个朋友,等会儿你联系我,说完给记者留了他的联系方式。爱心人士就这样从天降临了吗?记者将信将疑,但还是互留了联系方式。就在记者采访结束时,接到蓝衣男士的电话,记者详细向他讲述了豪豪的病情和家庭情况,他说,让我来帮帮这名可怜的孩子吧,并当即表示愿意捐助5000元。

当记者代孩子的家人向他表示感谢并询问这位好心人的姓名时,他只淡淡地告诉记者他姓“王”。后经记者多方打听,这位仗义施救的爱心男士是瑜龙集团(老乐山景区)董事长王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