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5月30星期一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俄潜艇再暗战

发布时间:2016-05-30 08:22:50  

 最新型“白蜡树”正式列装技术奇异

无人潜艇“套娃”正在研制释放小艇

美俄潜艇再暗战

这个夏天,美俄两国在波罗的海、黑海等国际水域互相对峙。美国高官在接受采访时称,俄罗斯的潜艇活动已扩展至“冷战时期的水平”,令美国“很难应付”。相应的,美国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潜艇新计划。那么,作为世界军事头号和二号强国,美俄潜艇究竟有哪些大杀器,又有哪些新动态。

daih160556.jpg 

885M“白蜡树”核潜艇。

daih160557.jpg 

美军“海狼”级攻击核潜艇。

daih160555.jpg 

俄军核潜艇在北极破冰上浮。

军用放大镜逆袭杀器——

“白蜡树”级攻击核潜艇

亮点撞开几米厚冰层   自己毫发无损

俄罗斯首艘885型“白蜡树”级多功能核潜艇“北德文斯克”号本月17日正式列装俄罗斯海军。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潜艇接收仪式当天在俄北德文斯克举行。俄海军总司令奇尔科夫表示,“北德文斯克”号将于今年底前抵达北方舰队潜艇力量驻扎地执行任务。按照俄国家武器发展规划,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建造7艘与“北德文斯克”号同一级别的核潜艇。

事实上,早在冷战正激烈的70年代后期,苏联便紧跟着美国的脚步开始了新式攻击核潜艇——885M型的研发。但遗憾的是,这款潜艇还在设计中时苏联便解体了。所幸俄罗斯并未放弃该计划,于1993年正式动工制造。由于经济滑坡等原因,这款潜艇经历了近20年的岁月才正式服役,比美军的“海狼”级晚了差不多20年。

据俄媒报道称,885M型长度为111米,潜排水量8600吨,乘员77人。基本介于美军的“弗吉尼亚”级和“海狼”级之间。

885M抗沉性很强,延用了俄海军常用的双壳体设计——外面一层是外壳,里面一层是耐压壳,两层壳之间则是海水舱。当潜艇在水下时,海水舱中充满海水,相当于裹上一层厚厚的海水垫子。这样,一旦潜艇发生碰撞,就能够保护舱内人员和设备。如果885M挨上一枚鱼雷,就算鱼雷能炸开外壳,接下来面对厚厚的海水,爆炸能量也会被吸收,无法再对内层耐压壳造成严重破坏。据了解,885M在北冰洋上浮时,可以轻易把几米厚的冰层撞开而不受伤害。

亮点2   加一次核燃料   可以用到退役

885M核潜艇还采用了最新研制的KTP-6型一体化压水反应堆,最大功率31.6兆瓦,加一次核燃料可以用30年,这就意味着核潜艇加过第一次燃料后,从下水直到退役,基本无须再加。

885M的潜水深度可达800,这样既可减少被敌方发现的风险,也能躲避各种深水武器的打击。由于俄罗斯缺乏美国那么强大的航母编队和水面舰艇,因此它的攻击核潜艇基本就是远距离常规打击的主力。885M既要担任反潜任务,也要对付水面舰艇,还要负责打击陆上目标。

俄罗斯军工设计师为885M安排了8具潜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共计24枚导弹。该艇还可配备“缟玛瑙”超音速多用途反舰导弹,速度2.5马赫,射程最大达3000公里,可自主发现并攻击目标,还能区分目标的重要性,可完成复杂的战术机动。

亮点3   噪音比美国最先进的“海狼”还低

俄罗斯潜艇在低噪声方面颇有成效,人称“大洋黑洞”。据预测,885M核潜艇的噪声不但比现役主力“阿库拉”级要低,甚至比美国最先进的第六代“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都要低10分贝。

在索敌系统方面,885M核潜艇还装备了“阿亚克斯”综合声呐系统,有效作用距离高达100公里,搜索能力由此大大提高。

根据这些描述,“白蜡树”级的综合战力至少相当于美国的“海狼”和“弗吉尼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之,堪称一款逆袭杀器。

海底突破——

“套娃”无人潜艇

除了高大上的核潜艇,美国在潜艇多样化方面也在突破。据英国《每日邮报》等多家西方媒体报道,美国正在研制一种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的无人潜艇(UUV),其中的“母艇”可以释放出更小的无人潜艇。这些大艇套小艇的铁鲨鱼,可以在人和潜艇无法活动的浅海布放水雷、侦察或发射导弹。

实际上,无人潜艇就是水下机器人,各大军事强国都对此有所涉及。过去的无人潜艇,主要是远程操控,并用于搜救、打捞等工作。而现在则希望能够制造出更具有较强人工智能的无人潜艇,能够执行监视、侦察等任务,甚至配备武器进行攻击。

无人潜艇有几大好处。因为无人,它可以进行更危险的机动,而不必担心人员损失;其次,它的体型非常小,避免被人发现。美军计划在2020年组建一支无人潜艇部队。而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一直在试验一项“浮沉载荷计划”,试图开发可以在海底隐藏多年的无人潜艇。

作为美国的对手,俄罗斯也在研发无人潜艇。它们由未来的第五代潜艇携带,必要时可以脱离潜艇,监视周边环境,搜集信息或者用鱼雷进行攻击。

美潜艇部队

现役核潜艇   能毁灭几百座城市

美国可以算是“潜艇之王”。世界上最早的潜艇是美国人研发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 “鹦鹉螺”号也是美国人在1954年制造出来的。

美国不停地生产实用型核潜艇。其中,攻击核潜艇共发展了七代,分别是鳐鱼级、鲣鱼级、长尾鲨级、鲟鱼级、洛杉矶级、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美国海军的现役主力是第五代洛杉矶级核潜艇,从70年代到90年代,共造了60多艘。它长110米、宽10米,潜排水量6930吨,水下航速35节以上,可以发射鱼雷、战斧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等,后来还装备了垂直导弹发射装置,具有全面的反潜、反舰和对陆作战能力。

美军从1989年开始建造的第六代“海狼”级核潜艇被誉为“21世纪核潜艇”。该艇长99米、宽13米,水下排水量9150吨,水下最大航速38节,最大潜深600米。它首次采用了X型艇艉和泵喷推进方式,机动性高、安静性好。艇壳采用高强度的HY100钢,可以在冰层下安全活动。艇上武器有8660毫米大口径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电子、水声设备功能更是强大。

不过,由于“海狼”级刚刚服役,冷战便已结束,美国不再需要对抗苏联,而当时售价高达20亿美元的“海狼”比较昂贵,仅造了3艘即告停止。

针对冷战后一家独大的局面,美国开始发展相对便宜的第七代核潜艇“弗吉尼亚”级,至今已服役11艘,后续还在不断建造。该艇潜排水量7800吨,最大潜深488米,最大航速34节,造价比“海狼”级便宜,同时安装了最先进的C4ISR作战系统,还能发射无人潜水器,用于水下侦察、扫雷和反潜,以及搭乘“海豹”突击小组的小型潜艇,作为登陆渗透突击之用。

美国现役核潜艇主力是1981年首次服役的“俄亥俄”级,至1997年共造18艘。“俄亥俄”级核潜艇长171米、宽13米,水下排水量18750吨,最大潜深300米,最大航速25节。该级装载24枚“三叉戟Ⅱ”弹道导弹,射程12000公里,能携带1210万至40万吨当量的分导弹头,能毁灭几百座城市。

俄潜艇部队

处下风口  咬紧牙关研制“大杀器”

在潜艇方面,俄罗斯是美国唯一的对手,虽然双方实力颇有差距,但苏联的核潜艇之路紧逼美国,在1958年即服役了第一代攻击核潜艇“N”级。整体来说,苏联的潜艇比美国的第一、二代攻击核潜艇都先进,与第三代“长尾鲨”大致相当。

冷战中期,苏联又建造了第二代核潜艇“V”级,其武器装备除了鱼雷,还增加了导弹和深水炸弹等。第三代核潜艇“A”级于冷战后期建造,其体型较小(水下3700吨),机动性高(水下47节),可以在狭窄水域作战,并下潜700米。第四代“O”级则装备了对地巡航导弹。此后,又服役了“鲨鱼”级、“M”级和“S”级等三种高性能核潜艇。

在战略核潜艇方面,苏联也与美国针锋相对。第一代战略核潜艇“H”级1962年即开始服役,随后又是第二代“Y”级和第三代“D”级。1984年,苏联的第四代弹道导弹“台风”级正式服役,该潜艇长171.5米、宽24.6米、最大排水量26500吨,最大潜深1000米,装备综合声呐,卫星GPS导航和无线电导航系统,静电陀螺惯导系统等。武器除了鱼雷,还携带20SS-N-20型潜地弹道导弹,每枚射程4500海里,携带7920万吨级核弹头。

“台风”是世界最大的潜艇,是红色帝国暴力美学在海底的直接物化,也是北约国家的噩梦。但苏联潜艇最大的问题是噪声较大,从而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乖乖臣服,军备全面荒废,曾经世界上最庞大的潜艇部队也土崩瓦解。直到2000年普京上台后重整旗鼓。在2012年,俄罗斯服役了第五代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该艇长170米、宽13米,排水量1.7万吨。块头不如前辈“台风”大,但火力更强大,而且在降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被称为“最安静的核潜艇”,从而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目前,俄罗斯潜艇部队拥有战略核潜艇10余艘,攻击核潜艇约30艘,常规潜艇约20艘。单纯从数量上看比美国少一点儿。若是拿攻击核潜艇出来对比,俄罗斯的主力攻击核潜艇还是“奥斯卡”级和“阿库拉”级,一共20余艘。

这些80年代初服役的潜艇,是苏联时代的遗产。若遇上美国第五代“洛杉矶”级(尚有40余艘在服役中),尚能拼个不相上下,但如果遭遇美军第六代“海狼”级和第七代“弗吉尼亚”级(已有约14艘服役,还有近10艘在建),则要吃大亏。因此,俄罗斯方面咬紧牙关,推出了“白蜡树”级攻击核潜艇,作为抗衡美国核潜艇的大杀器。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