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5月25星期三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余件衣物传递份份爱心

发布时间:2016-05-25 08:49:56  

居民自建友善之墙

千余件衣物传递份份爱心

居民的热情让受助人感动

 

□晚报记者   高琳琳   /

luf1605319.jpg

 

本报讯   “这里四季的衣服都有,穿着合适你都可以拿走。”昨日上午,看到一名工人模样的男子在友善之墙前徘徊,家住市健康路华康市场家属院的居民热情地打招呼,并为对方挑选合适的衣服。

居民自建友善之墙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华康市场家属院门口,友善之墙就在家属院门口北侧,众人出入都可以看到。友善之墙上挂满了衣服,有夏装也有冬装,有孩子的棉衣也有女性的裙子。友善之墙下方的木板上摆放着一件件整理过的衣服,需要的人可以随意挑选。

“这些衣服都是我们工会主席管理的,她可热心了,特别爱帮助人。”一名居民向记者介绍。

“刘姐,快下来,有人要衣服呢!”见记者采访,这名居民热情地喊道。

不一会儿,一名精神抖擞的老太太健步走了过来,询问记者想要什么衣服。当记者说明来意后,老人笑了,和记者攀谈起来。

老人名叫刘玉枝,今年69岁,是原农机厂的工会主席。刘玉枝说,这面友善之墙是今年3月建的。她看到其他街道有这样的爱心设施,就萌生了建一面友善之墙的想法。随后,刘玉枝出资在家属院门口建了这面友善之墙,号召家属院的居民把闲置的衣物拿出来送给需要的人。

刘玉枝说,建这面友善之墙,得到了左邻右舍的大力支持,短短几天就收到几百件衣物。

精心挑选送给他人

虽然收到的衣物很多,但是刘玉枝和几个帮忙的邻居并不是全部接受,他们把衣物分类整理,能穿的清洗后挂到墙上,不能穿的或者太旧的送到垃圾站。个别居民别出心裁,把旧衣服改造成一个个用来提东西的包或者抱枕。

“募捐的衣服占大多数,也有一些市民把不穿的鞋子拿过来。”刘玉枝说,遇到这种情况,他们认真对待,把能穿的鞋子刷干净后送给别人。

短短两个月,市民送来千余件衣物,但是送来的多,拿走的少。存放这些衣物,让刘玉枝等人伤透了脑筋。为此,刘玉枝联系了一名在乡下的朋友,把衣物装进大塑料袋,开车送到了乡下。

刘玉枝说,他们已经往乡下送几次衣物了,有时候还会给贫困户捎些礼品,询问对方有什么需要。

主动寻找捐助对象

居民张女士说,她参与了友善之墙的管理。大家奉献爱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别人。为此,他们主动寻找捐助对象。

有时候在街头看到穿着破旧的工人或者环卫人员,他们都会热情介绍友善之墙的位置,甚至把对方带到家属院门口试穿。居民的热情让受助人很感动。

刚才,大家看到这名工人模样的男子,便热情地向对方介绍。

“谢谢你们,这些衣服我都能穿。我能再拿几件给工友吗?”这名男子说。听了这话,刘玉枝马上拿来一个袋子,给对方装了满满一袋衣服。

刘玉枝说,来这里取衣物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男同志,因为他们对衣物的要求不高,只要能保暖或者合适就行。

“我们不怕费工夫,就是担心这些衣物没人要。”刘玉枝说出了大家的担忧。通过往乡下送衣物,他们感觉到贫困人员对衣物的需求是有限的,大家担心收到的衣物送不出去。

“现在市区的养老院里有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员,他们应该需要这些衣物。”记者建议。

听到这个消息,刘玉枝很高兴,急忙让记者帮忙联系,说他们手中的衣服适合这个季节穿。

有了管理经验,刘玉枝善意提醒,如果大家捐赠衣服,要根据季节和气候捐赠,另外衣服不要有破损,这样才能物尽其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