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5月24星期二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军雷 80后的“技术控”

发布时间:2016-05-24 08:17:44  

□晚报记者   班永威   /

在人们印象中,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大都不善言谈,总是踏踏实实地工作,80后张军雷就属于这样的人。

张军雷在公司工作10年,从一名职工到公司技术骨干,解决了多个公司设备突发问题和日常问题,为公司争取了最大利益,连续7年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此外,他还热衷发明,把发明应用到工作中。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80后,走近这位不善言谈的“技术控”,走近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推荐人。

luf1605305.jpg 

张军雷在检查机器。

公司中的年轻“老职工”

1982年出生的张军雷,南阳市新野县人,2006年到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工作。2006年,刚成立的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到郑州人才市场招聘,郑州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的张军雷应聘成功,成为公司的一名职工。

“我在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工作10年了。现在,我已经在驻马店安家落户。”张军雷说,“在公司工作我很开心,也是因为这份工作,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其实,刚到公司工作时,张军雷并不开心。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张军雷感觉很孤独。慢慢地,张军雷习惯了这种生活,在公司交到了朋友,不稳定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刚工作的张军雷被安排做管理设备和设备档案方面的工作。在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中,张军雷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和安全知识水平,严格控制装配质量,保证了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张军雷对待工作有着很强的责任心。车间每次出现设备问题,张军雷都认真对待,认真查找,努力解决。

2008年,公司开始建厂施工,张军雷认真核对设备参数与设计存在的差别,并与监理一起审查设备制造与国家标准的偏差。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张军雷积极向公司领导汇报,并与厂家联系,要求对设备进行改造,为建厂之初的设备基础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公司的母液泵出了问题,泵轴有一处反复断裂。“母液泵是生产线的‘主力军’,如果它出现问题,整个公司产品就不能生产了。当时,公司的效益是非常好的,如果停掉,会严重影响公司效益。”张军雷说。

张军雷一方面安排人员对母液泵进行检测和修理,一方面赴上海制作新泵轴。在上海的3天时间里,张军雷和那里的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地赶工。回来时,张军雷直奔公司,把母液泵彻底修好后,才松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体休息。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从事技术工作无疑是枯燥的,但张军雷从来不是这样认为的。张军雷说,这项工作是自己的爱好,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从零开始   苦下工夫

2010年,工作中严于律己、兢兢业业的张军雷被调入制气车间任设备主任。这是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张军雷一切从零开始。对设备参数不了解,他就在网上找资料查询。那时的张军雷很忙,除了检修设备,还要熟悉每个设备的参数等。

“当时,车间设备多,人员少,最怕几个设备同时出问题。”张军雷说,“这样我们部门维修人员就要分头行动,及时通报各自设备运转情况。”

现在,张军雷已经做到了对每一台设备的参数心中有数,从原来设备维修“哪里有问题解决哪里”的模式,到现在的“计划检修、计划保养,事先对即将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的模式,使设备极少出现突发事故,保证了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013年,因车间六楼5号皮带滚筒连接处反复损坏,影响了上煤,造成了负荷波动。通过两次维修,张军雷发现这条皮带长度过长,按原设计参数(电机11kw)能保证正常运行,但机械强度不够。后来通过反复计算,张军雷把设计参数改为15kw,保证了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又一次,张军雷发现5号皮带到6号皮带下煤料仓处,每隔一周就需要维修人员对漏煤处进行焊补。通过观察,张军雷发现焦炭机械强度大,硬度高,普通碳钢板经过高空下落冲击磨损后,很容易损坏。他通过上网查看各类文章,解决了这个问题。

抢修核心设备

20149月的一天,张军雷正在认真地检修每一台设备。当他把大大小小的设备全部检修一遍后,不由地松了口气。

可当他来到核心设备离心机处检修时,倒吸了一口凉气。“离心机的数值有点不稳定,忽高忽低,这是一种不好的迹象。离心机是生产上的核心设备,具有制氧功能,如果它出现问题,公司就得停产。”张军雷说。

张军雷立马和维修人员商量,决定一边检测离心机的数值,计算出离心机制出的氧能够维持机器两天一夜的能量运转,一边找来设备制氧,保证其正常运行。

当时正是销售旺季,为保证不影响生产和公司效益,张军雷与生产工艺组的成员进行沟通,先提取大量的液氧,以保证检修时机器的氧气需求量,再与厂家联系,添置备用设备。

备用设备运抵后,张军雷按事先做好的检修方案对离心机进行维修,准时完成了检修任务。

“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尽办法保证公司的正常生产。”张军雷说。

小发明有大用处

工作中的张军雷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善于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发明东西,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炉条机小齿轮在工作中会经常用到,运行时间长了以后,小齿轮就卸不下来了。重新采购炉条机小齿轮不仅周期长,成本也高。我就想,这样太浪费了。通过在网上学习和实际操作,我做了一个千斤顶,能把小齿轮轻松地卸下来。”提起自己的这个小发明,张军雷有些腼腆。

这只是张军雷小发明中的一个,还有一个发明同事们都为其叫好。

公司里的加煤小车,停在炉边时总是不稳定,不停地来回晃。同事们为了固定小车,总是找各种东西在小车前后挡着。时间久了,同事们觉得这样实在太不方便了。

张军雷就琢磨着,什么办法能稳定小车呢?他很快想出了办法,把加煤小车的线圈式刹车改成液压式刹车。于是,小车固定不了的问题解决了,同事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钻研精神永不停歇

在记者眼中,张军雷不善言谈,在同事眼中,他也是这样的。

“张军雷平时话不多,总是一心钻到工作中。”与张军雷同时到公司工作的闫彦峰告诉记者,张军雷不爱说话,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爱好,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是中午休息时间,张军雷也不回家,利用这个时间看专业书籍。

目前,张军雷准备考一级建筑师资格证。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首先得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大家。公司任何一起小故事都有可能引起大事故,我们想要防微杜渐,就要不断地学习。”张军雷说。

参加工作至今,张军雷用行动诠释着技术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张军雷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对车间维修人员的培训,打造出了一个质量硬、效率高的维修队伍,严把质量关,努力找出设备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待设备问题,张军雷努力做到当天出现问题当天解决。他还根据每一台设备的特点,做出了针对这台设备的维修方案,保证了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