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苏 莉
本报讯 5月7日晚7时许,在市文化路中段的一栋临街楼后,商家私开“后门”,把居民区当成了“后厨”,市民非常不满。
“凌晨2时许,楼下的饭店喧哗声不断,油烟四起,我们连窗户都不敢开。”当天下午,市民王女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他们是市文化路中段文化小区的居民,因为临街楼一楼租给了商户,不久前,一家开石锅鱼的饭店打开了后门,不但在小区内建起了简易房,还将烧烤摊等摆在了小区内。
“不久前,城管部门责令商家不准占道经营,为了不被查处,商家将烧烤摊放在了居民区内。”当天晚上6时许,记者来到小区,几名市民说,这家饭店是2015年底开的,还在小区内建起了一间简易房,堆放杂物。由于这是个老小区,物业没有完善,虽然市民多次提意见,但商家根本不理会。
记者在现场看到,进入小区向东走,在临街楼的最东头,有一间简易房,旁边摆放着一个老式的烧烤炉,还摆放着桌子,一名男子正在穿肉串。晚上7时许,客人逐渐多了起来,男子打开烧烤炉烤串,浓烟四起。
“什么人都可以随意进入居民区,不但霸占了大家的居住空间,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附近的市民说,如果临街商户都这样私自打开后门,将大家的居住地变成了他们的后厨怎么办?记者看到,在烧烤摊的北边,就是一户居民的大门,烧烤摊摆放后,只剩下一条约1米宽的小道能行走。
“我们并没有让陌生人随便从后门出入,只是自己方便一些,况且这里是角落,没有妨碍到谁。”记者采访该店一名工作人员时,他说。
因为此事,市民怨声载道,已经与商家发生了冲突,并拨打了报警电话。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线索提供人王女士获得三等奖,奖价值68元头曲酒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