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 文/图
在我市,有很多篮球爱好者,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球技、畅谈人生。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奔跑在篮球场上?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支成立较晚的业余篮球队,了解他们与篮球的故事。
“挑战者”全家福。
赛前布置战术。
拼抢篮板。
爱打篮球的80后
笔者和李紫光约了好几次,但都因为他太忙而没有成行。上周五,笔者终于和李紫光见了面。
李紫光,一个80后阳光大男孩。1.8米的个子,壮实的身材,天生打篮球的好身板。这是笔者第一次见到李紫光时对他的印象。
李紫光说,他上小学时就开始打篮球,一直打到现在。“我记得一个朋友曾经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打篮球。我说,篮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快乐和痛苦,篮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智慧和愚笨,篮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奋力向前和不思进取。篮球给了我这么多解读生命的密码,我能不喜欢吗?我不是因为篮球而来到这个世界的,但是因为它,我更加眷恋这个世界。”李紫光告诉笔者。
吹响篮球运动“集结号”
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能在一起打球的机会少了。为了能够参加更多的比赛,李紫光加入了一家篮球俱乐部。
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很开心。但时间长了,李紫光发现了问题:由于俱乐部的其他队员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默契度较好,造成了每当有比赛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那几个人参加,他永远都是替补,上场也就打几分钟的时间。即使有时候上场的时间多一些,也基本上是所谓的“垃圾时间”,这让他有些不开心。
直到有一天,几个和他一样的篮球爱好者出现。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们心中冒出:组建自己的篮球队,打开心篮球!
说干就干,2015年5月的一天,他们几个人一起吹响了篮球运动”集结号”,一个年轻的篮球队成立了。
“挑战者”横空出世
那天,李紫光提议:“我们球队的名字就叫‘挑战者’吧,大家同意吗?”他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李紫光表现出莫名的兴奋。他说:“虽然球队的发起人是我们几个,但球队的名字是我起的,对于这一点我还是很自豪的。”
那时候,球队的几个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都在一起练球。虽然有时候感觉很累,但是大家都很开心,毕竟成立球队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失败让他们学会合作
球队成立后,虽然大家的“干劲”很足,但最初的几场比赛都以失败告终,这让他们心有不甘。“我们几个人的水平不比他们差,为什么总是打不赢对方?”李紫光和其他队员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几个年轻人静下心来,开始寻找症结所在。经过研究、分析,他们发现,不是几个人技不如人,而是配合上出了问题。对方是5个人在“战斗”,他们却总是各自为战。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球技,也不可能打败一支队伍。团结合作才是篮球运动的灵魂。
找到症结后,他们变得不再那么张扬,没事的时候,就约着一起打配合、打战术。慢慢地,他们发现几个人之间有默契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甚至下一步想干什么。
让对手刮目相看
他们决定再度出击,向当初打败他们的球队发出挑战。
同样的队员,同样的场地,几场比赛他们全部胜出,这让对手刮目相看。这个年轻的球队逐渐引起其他球队的重视。队员们觉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们在一起打球收获的不仅是球技的增长,最关键的是收获了兄弟情。我们球队队员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24岁,因为篮球我们走到了一起,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兄弟。”李紫光说,“无兄弟不篮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希望得到专业教练指导
虽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队员们仍觉得有些地方做得不好,比如比赛时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球队的战术容易出现问题。李紫光说:“这是我们新的挑战。球队要想更上一层楼,光凭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指导。我们希望得到专业教练的指导。希望‘挑战者’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李紫光和其他队员们表示,如果有篮球爱好者想加入他们的“挑战者”,或者别的篮球队想和他们切磋一下球技,他们非常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