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5月06星期五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樊登:将私人阅读转化为公众分享

发布时间:2016-05-06 08:31:11  

将私人阅读转化为公众分享

——访著名阅读推广人樊登

□晚报记者   李杨   /

jish16057.jpg 

樊登(右一)向大家推荐优秀图书。

4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个在很多中国人眼里稍显陌生的节日,已经悄然走过了20年的历程。

近日,多家机构的阅读调查已经显示,电子书正在逐渐取代纸质书,成为人们阅读的最主要途径。在这个数字化阅读、碎片式阅读蔚然成风的时代,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究竟有着怎样的读书习惯……

几乎每个周末,市区蓝菲国际酒庄3楼都会变得热闹起来,“樊登读书会”驻马店分会的线下沙龙活动会在这里举行。据不完全统计,“樊登读书会”驻马店分会已拥有会员300多人。都说读书是私人的事情,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慢慢将私人阅读转化成公众分享。这种“共读共感”的悦读“朋友圈”聚集了一批爱书人,将流行的网络碎片化阅读向深度阅读转变,将私人阅读的愉悦转化成了集体阅读的快感。

426日,樊登在市会展中心举办大型公益讲堂,对《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性模式》一书进行精彩解读。趁此机会,记者对樊登进行了采访。

樊登之倡导——一年读50本书

“我创办读书会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如何才能让大家和我一样,一年读50本书。”426日上午,当记者问到创办读书会的初衷是什么时,樊登这样回答。

樊登说,自己一直都有读书的习惯。2013年底的时候,他选择了自己2014年要读的50本书,并把这些书名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里,并且每读一本记录一本。樊登的很多朋友看到这些书名觉得不错,就在樊登的朋友圈留言,表示自己也要读这50本书。可是后来,能真正读这些书的人特别少。

“中国人的阅读量太少了。其实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书里面都有解决办法,但很多人不看书。我就想着,怎样才能够让大家真的爱上阅读,怎样才能够让身边的朋友加大阅读量。”樊登说,“后来我就找到一个办法,把我认为好的书讲出来。你不是不喜欢看书吗?那好,我就讲给你听。”

樊登之期望——让读书成为习惯

那么,作为著名的阅读推广人,樊登又对“全民阅读”有着怎样的认识呢?   

樊登说,他对于阅读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每个人的阅读水平,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阅读高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

“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它的阅读的力量。”樊登说,尤其在当下,阅读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的难题,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成长的时代,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共同价值的缺失。

樊登认为,当今的社会,缺乏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和共同的价值观,也没有未来的共同的愿景。而阅读对于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我们必须共同阅读共同生活,必须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拥抱世界文明。”樊登说。

樊登之观点——传递知识最重要

“你觉得以后电子类书籍会逐渐取代纸质书吗?”在采访中,记者问。

“樊登读书会不是在做电子书,而是在做对知识的加工。但我认为,电子书是书籍的一个发展方向,能不能取代纸质书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现在喜欢看纸质书其实只是喜欢翻书的感觉,我也是。我特别喜欢翻书的感觉,但这仅仅是一种习惯。”樊登说。

“在印刷机刚刚发明的时候,很多人不看印刷的书,他们认为印刷的书没有灵魂,要看就看手抄的书。他们认为手抄的书才是真正的书。但是现在谁还看手抄的书呢?电子书也是一样的,有些人现在觉得看电子屏幕没灵魂,但是你的孩子可能就是看着电子屏幕长大的,他们根本就不看手翻的书。”樊登说,“是电子书也好,是纸质书也罢,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有没有传递知识。”

樊登之思维——西方的“工具化思维”很有用

据樊登介绍,樊登读书会里主要讲三类书:事业、家庭、心灵。

“对一个人来说家庭是很重要的,怎么跟老公处好关系,怎么带孩子,怎么处好婆媳关系等,这些都是有方法的。”樊登说,他在讲书时,虽然中西方的书都有,但自己会更加偏向于西方书籍。

“因为西方更讲究工具。”樊登说,西方的“工具化思维”与中国区别特别大。

“中国人做任何事,比如说你想写好一个采访故事,前辈会让你多写、多练、多看。我们讲究的是孩子的悟性。但即使是聪明的孩子至少也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才会学会如何写一篇好文章。但西方不一样,西方有一本书叫《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就是告诉你新闻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开篇一定是一个小人物,由这个小人物带入一件事。作者只需要把这件事的几个要点讲明白,最后再回到这个小人物上,就能写出一篇标准的华尔街日报体文章来。”樊登说,这就是“工具化思维”,西方的“工具化思维”很有用。西方人做任何事都有工具,跟孩子谈话有工具,跟老公吵架有工具,找领导要求加薪有工具,而且一定是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

樊登之推荐——《正念的奇迹》

“你总说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人的一生。比如我几十年都过得有些混乱,读一本书就可以改变我吗?”记者问。

樊登说:“当然。如果真的认真地读到了一本好书,它就会改变你。比如这本《情绪急救》,它会告诉你失恋了该怎么办,是该与别人分享还是不应该分享,亲人离去了你怎么办,被别人伤害了你怎么办。《正念的奇迹》是一本可以让你安静下来的书,它会让你时刻保持正念,让你无时无刻都知道自己当下在做什么。它会告诉你洗碗的时候就要认真洗碗,就要体会洗碗的过程。会告诉你吃饭的时候就是要好好吃饭,享受吃饭的过程。《第三选择》是史蒂芬·柯维临终前写的一本书。他告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你输我赢,也不是你赢我输,而是应该达到共赢。”

“对于你来说,有没有读到一本好书而使你改变了呢?”记者问。

“改变我的书是《论语》。我是特别相信孔子的人。上大学的时候我读了《论语》,发现他的价值观特别好,我就特别喜欢,也从此改变了我。”樊登说。

“如果现在让你向驻马店市民推荐一本好书,你会推荐哪一本呢?”记者问。

“很多书都非常好,非常值得推荐。刚才我说过的书,我都想推荐给驻马店的读者。如果非要选一本的话,我会首选《正念的奇迹》。”樊登说。

樊登之希望——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樊登读书会是一个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读书会这个平台,与大家共同分享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爱上阅读,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阅读圈子,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全民阅读的风气。”樊登说。

樊登读书会驻马店分会会长杨仙菊,就是一个普通人爱上阅读的例子。杨仙菊说,自己是在比较迷茫的时候听到樊登讲的《正念的奇迹》,从而爱上读书会的。

“读书会里面有很多关于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的。我认为一个女人,只有先把家和孩子照顾好才算是成功的。当时我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当我听到《正念的奇迹》之后,我的心态就不一样了。比如我再被别人误会的时候,我就不会再生气了,还是会以一个好的状态工作。以前我管理员工不怎么讲究方法,现在会和员工沟通,跟员工说话的时候会用咨询的口气,而不是命令的口气。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转变。”杨仙菊说。

作为驻马店市女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驻马店市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杨仙菊在工作中会遇到不少女企业家,而这些女企业家的通病是:平时忙于工作,忽略了丈夫和孩子,平衡不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听了半年读书会之后,我决定把读书会推荐给我的朋友,推荐给驻马店。”杨仙菊说,“一个人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人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太低,而读书会则可以帮助你自我学习、成长。”

人物档案

樊登,樊登读书会发起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管理学硕士学位,电影学博士学位。BM领导力认证高级讲师,北京大学总裁班签约讲师,曾创办《管理学家》杂志并担任董事总经理。曾主持过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12演播室》、《选择》、《三星智力快车》、《成长在线》系列,《爸爸培训班》、《奋斗》、《给你一个亿》、《商界传奇》等节目。樊登以其横跨传媒界、学术界和培训界的资深背景,成为国内公关营销和领导力方面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和讲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