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这样做能死吗?”“你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也许在很多场合你都能听到爸爸妈妈们将这些话脱口而出,甚至是“打骂并举”,而结局多半以“熊孩子”耐不住威力低头认错而宣告事情结束。教育专家认为,当家长还没有准备好科学育儿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因此,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很多家长难免不知所措,实在没办法了就武力解决。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当孩子犯错时,你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勿打骂孩子。
大庭广众之下打骂孩子引争议
近日,笔者在医院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让在场的其他人都难以接受。孩子因为感冒久治不愈而被妈妈带到医院输液,由于手上的血管扎得多了,这次扎的部位是脚。孩子误以为针扎到脚上脚就残废了。
起初,孩子并不是很反感,只是不愿把脚伸出来。这位母亲大声说:“快把脚伸出来,扎针能扎死你吗?”听到这句话,孩子边啜泣边说:“我不扎,疼!”“不扎,你感冒不好,更疼!”经过几轮“交战”后,孩子和妈妈都大声地喊了起来。此时,妈妈竟然抡起巴掌打起孩子。这一打不要紧,孩子变本加厉地哭了起来,于是,怒火便在你来我往中燃烧了起来,直到孩子把脚伸出来让医生扎针。
在场的人纷纷向这位母亲投去不解的目光,还有一些人低声议论:“孩子小不想扎针,作为妈妈就好好说嘛,说清楚讲明白不就行了吗?”“难道母子还要分出胜负?”“这个妈妈还真是厉害!”
如何对待孩子犯错
“孩子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孩子都是在犯错误中成长的。”教育专家、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张瑛说。孩子犯错,家长瞎较劲,主要是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追求完美型,心里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 有时候想从自己的教导中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威严,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有时候家长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情绪化、急躁化,“恨铁不成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张瑛提醒,当孩子犯错时,做家长的应冷静思考,孩子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想想孩子此时的心情,顾及孩子此时的感受。在大庭广众之下,更要顾及孩子的面子,如果必须制止的,先把孩子带到无人的地方,耐心细致地指出孩子犯错的地方,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使孩子乐意接受批评。
“在平时的教育中,老师也会常常遇到犯错的孩子。”张瑛说,“我经常对学生说,老师可以原谅你做错事,但不能原谅你知错不改。犯错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总是犯同样的错。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也经常提醒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错,不要当着老师、同学或其他家长的面训斥孩子,先花点儿时间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没必要跟孩子较劲。”
其实,孩子犯错后,心里多多少少会感到愧疚、难过。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要严厉地批评指责孩子,那么,孩子会在家长的威严和批评下,虽然口头认错,但心里未必想悔改,有时会跟你顶嘴或者故意做一些让家长生气的事。确实批评孩子,首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重犯,家长可以与孩子做个约定,让孩子保证要是再犯错,就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这个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只有让他自己犯了错误,在错误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他才能学到更多,成长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