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勤劳的双手实现美好的梦想
□晚报记者 苏 莉 王 捷 刘永奇 文/图
快乐的捏泥人
“采土、构思、创作、雕琢,直至成型,它们凝聚了我的心血和汗水。朴实、真诚、憨厚的人们,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昨天,在驻马店置地公园,民间泥塑艺人刘二红对记者说。
在置地公园,前来休闲玩乐的市民都会看到:一名男子认真地拿着刻刀,不停在泥巴上下工夫,任凭围观的人再多,旁边的乐曲播放得再激烈,他闷着头干起活儿来格外认真。“这些作品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别看手法很粗犷,但神情非常到位,全部是用手捏出来的。”刘二红说。
回忆过去,刘二红始终难忘自己的小学时光。“小时候,我画的画每次
“长大后,我到南方的公司打过工,也做过小吃生意,但总是提不起兴致。直到几年前,我看到一位老艺人在捏泥塑,被深深地吸引了。”刘二红说,之后,他便跟着这位老艺人学捏泥人。为了弥补没有上过大学的缺憾,他大量阅读有关雕塑的图书,刻苦钻研大师作品,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借鉴儿童画的童趣造型,并将其融入作品。
“一把泥巴看似很简单,但我可以用它捏出很多东西。这么多年来,对美术的热爱,一直推着我一步步向前走。”刘二红说,现在在置地公园内,很多市民不想等,都会留下一张照片,让他比着捏。捏一件普通的作品,需1个小时,价格30元、50元、100元不等。
“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其中后,我就觉得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物。”他说,他的泥塑讲究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以情动人,淡化了泥塑的外形观念,更强调造型的意境表达,注重人物的神态和个性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从事泥塑事业是生活所迫。”刘二红说,面对拮据的生活,对泥塑的热爱和追求重新燃起了他的希望。即使追求艺术的道路充满不易,但心中对泥塑的热爱还是让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作为一名民间艺人,自己是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单靠民间艺术立足很困难。如果能将我市的民间艺人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打造民俗风情一条街,既能解决民间艺人的温饱问题,又能为市民走近和了解民间艺术搭建平台,必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刘二红说,希望民间艺术能够成为我市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向人们展示天中之美。
走街串巷的磨刀人
“磨剪子,磨菜刀……”昨日,磨刀老人的声音如洪钟般在午后的家属院响起,随后就听到有人嚷嚷道:“喊什么喊,还让不让人睡觉?”老人的声音很快低下来。
记者发现,这是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记者问老人:“磨一把刀多少钱?”“5块钱。”老人说。记者找出父亲爱用的那把老菜刀递给他。老人接过刀看了看,又用手指弹了弹说:“好刀。这把刀磨出来要8块钱。” “你不是说磨一把刀5块吗?”记者问。老人说:“我磨了一辈子刀,无论什么刀到手就知道它好不好。好与坏在于钢火,而钢火就是钢真正熔进了铁里,就像磨豆腐只有点了膏才能做成豆腐,也像我这个磨刀的人,没有手艺不行。”记者与老人攀谈得知,老人姓王,来自平舆,今年72岁了,每天在市区走街串巷为别人磨剪子、磨菜刀。老人的三轮车上有个牌子,上面写着“天中达人”,专业磨剪子、磨菜刀。老人说,他就是磨菜刀的达人,达人就是顶尖高人。老人磨刀,并不单是为了挣钱,他说生活有了劳动才真实。
经过记者同意后,老人拿出磨石,然后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把刀固定好,开始用磨起来。老人说,刀要磨成弧形,切起菜来才好使。 接下来,老人把刀放在一片砂轮上打磨,顿时火星四溅。10分钟后,老人停下旋转的砂轮,拿出一块细磨石小心翼翼地磨着,神情专注而庄重。磨完,老人长出一口气,拿起刀欣赏起来。
据老人介绍,他的手艺是祖传的,早年因为要种地并照顾妻儿老小,一般只在老家帮乡亲们磨磨刀,后来孩子们都各自成家立业,他就带着磨刀的工具来到市区。老人说他不为挣多少钱,就喜欢磨刀的过程。“干这活,我心里舒坦。有活就干,没活聊天,比在家窝着强多了。”老人说。
工作之余去“代驾”
穿行在夜色的世界,他们对城市里的每一个酒店都无比熟悉,对那些凌晨才关门的KTV和大排档更是如数家珍,带上陌生的饮酒者,将他们和他们的车送到指定地点,然后回到酒店密集区域继续等活,他们就是代驾司机。五一期间,记者跟随代驾司机闫战立,体验了代驾从业者的勤奋和付出。
当晚9时15分,记者在市文明大道与金雀路交叉口见到了闫战立。他骑着一辆可折叠的小单车,斜挎小背包,戴着蓝牙耳机和胸灯,穿着印有公司logo的短款反光马甲,看起来精神抖擞。“做我们这行的,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哪里有活儿去哪里。”闫战立告诉记者。
“我喜欢在金雀路这一带,因为这里酒店、KTV和大排档很多,不少市民在酒后选择代驾,平均每天都能接到一两单生意,有时还会更多。”闫战立说,他们的订单大多是由APP系统随机分配的。随后,他拿出一个智能手机,打开客户端,记者看到他手机系统显示为上线状态,可以随时接单。
“公司会根据客户的信息,就近分配订单给代驾员,代驾员接到订单后要迅速与客户取得联系。比如,系统提示音响起时,就得在限定时间内确认,否则就会被扣服务分。”闫战立说,为了确保服务质量,自己在工作时会时时刻刻保持“机不离身”,以便随时能接到客户订单。
虽然这个工作对于闫战立来说属于“副业”,但他未曾掉以轻心。选择代驾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要经常熬夜。对于闫战立来说,他们的生物钟是反过来的,白天有时候需要早起,只能抽空在中午睡会觉,到了晚上则出门上班。“很多人会觉得熬夜很辛苦,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习惯了。”闫战立说。
对于节假日还要出来挣钱,闫战立觉得很淡然。闫战立说:“自从干了代驾之后,每一单的收入都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劳动是最光荣的。通过这份工作,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也体会到了劳动给我带来的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