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4月29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钟情装裱 为字画“添寿”

发布时间:2016-04-29 16:18:56  

□晚报记者   张丽丽     

 

放弃待遇优厚的管理工作,崔银华到北京学字画装裱。学成归来,她在家乡驻马店开了一家同海阁画廊。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开发区金河街道百盛园小区东门附近崔银华的画廊。为人热情的崔银华斟了两盏茶,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与装裱结缘

 

崔银华出生在上蔡县一个普通家庭。“与装裱结缘,是受叔叔崔静海的影响。”她说,叔叔崔静海喜欢画画,主攻山水、人物、花鸟,擅长画虎。

记者看到,画廊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字画,以“虎”作品居多。画中的每只老虎都栩栩如生。

“装裱在一楼的操作间。我在二楼设置了书画工作间,专供大家写字、画画。”崔银华说,爱好书画者都可以过来大显身手。

“以前,我在南方一家工厂打工,是管理人员。”崔银华说,后来,叔叔知道她的情况后,建议她到北京学习装裱。

2011年,经叔叔介绍,我去北京学装裱。”崔银华说,她在那家装裱店学装裱时,老师对她非常好,把许多装裱技巧都教给了她。

崔银华说,刚开始,她装裱坏过字画,但是老师鼓励她,让她继续练习。看得多了,练得多了,慢慢地她掌握了装裱字画的技巧。

崔银华装裱字画越来越熟练,得到老师的夸赞。于是,老师就把一些顾客的字画拿出来让她装裱。

2014年下半年,我回到驻马店。当时,对驻马店的市场不熟悉,我选择在家里装裱字画。”崔银华说,许多客户都是朋友介绍的。

2015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到开发区金河街道,发现百盛园小区附近环境不错,就萌生了在附近开一家画廊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同海阁画廊开始试营业,她的职业装裱生涯从此开始。如今,除了老客户,她又结交了一些新客户。干这一行虽然辛苦,但她乐此不疲。

 

为字画“添寿”

 

“三分画,七分裱。”崔银华说,一幅字画装裱工艺的好坏,不仅影响保存时间,而且影响作品的效果。她装裱的方式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这样能延长字画存放的时间。

“装裱字画的第一步是托画心。”崔银华说,很多字画经过托画心这道工序后,意境、神采就显露无遗。

采访时,崔银华给记者现场演示了装裱字画的工艺。只见崔银华将一幅字画反铺在桌子上,用排笔在字画背面刷上一层调好的浆糊。然后,她小心地将一张宣纸放在上面,用干净的刷子来回刷一遍,使字画平整如镜。

“刷浆糊时手腕用力要均匀,不能留下空气。”崔银华说。记者看她目光随着刷子来回移动,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干净利落。

崔银华装裱的字画,镶边颜色素雅清淡。“一般根据字画、纸张的颜色,搭配镶边颜色。”崔银华说。经过她装裱的作品,显示出特有的柔美。

除了装裱字画外,崔银华还修复字画。画廊的地上放着一张多处破损的字画,从陈旧的画面能看出这幅字画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这是一名客户拿过来让我修复的字画。”崔银华说。

看记者持怀疑态度,崔银华指着墙壁上挂的一幅画告诉记者,这是她以前在老家发现的一幅旧画。当时,这幅画不仅多处破损,而且有霉点。经她修复,才有了如今的这幅画。

如果不是崔银华说这是一幅旧画,记者很难看出是经过修复的,画上的破损处、霉点都不存在了。崔银华说,每当看着这些旧字画经她修复并且装裱一新,她就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