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到春暖花开时,许多市民会趁假日或周末开车带着家人外出踏青、赏花。一些烧烤爱好者则会带着烧烤器具在市郊烧烤,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小河边、树林里充满了欢笑声。周末去小河边散步,去草地日光浴,去野外露营,到西山烧烤、爬山等,已经成了市民春日主要的休闲生活元素。
郊外“撒野” 玩出好心情
□晚报记者 高琳琳/文 闫宏伟/图
几名市民在野外烧烤。
带着兴致去野炊
上周六,虽然一大早天空飘起零星小雨,但是难抵市民张峰和朋友们外出的热情。到市场买来羊肉、鸡肉和青菜,带上户外烧烤和野炊工具,几辆车浩浩汤汤奔向西山。
在一个水塘旁边,张峰和朋友们开始“安营扎寨”。抬桌子,搬凳子,卸工具。烧烤炉、大铁锅,饮用水,野炊工具一应俱全。
张峰是“团队”里的烧烤能手,燃炭烤东西的活儿就交给了他。在几块固体酒精的帮助下,烧烤炉里很快就一团红火。
烤肉摆上不久,一阵阵香味便随着烟气传来,顿时勾起了大家的食欲。
撒点儿孜然,再加点儿辣椒粉……不一会,一把香气扑鼻的羊肉串便摆在大家面前。众人纷拥而上,有的撸串时还不忘来个自拍,发到朋友圈。
张峰一边烤着鸡翅一边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就和朋友们商量好了今天聚会,碰上这么好的天气,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他说,十几个人围着烤炉,这种气氛真的很好。
张峰说,每次外出,他和朋友们都会提前选好地点,有时会在驿城区胡庙乡西侧的山沟里,因为那里离山较近,而且还有小溪,孩子们能玩得很高兴,也方便大家摆放东西。有时他们会来到驻泌公路附近,因为那里有很多景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烧烤,真是一件快事。
喜欢郊游的张峰自备了很多“器材”:烧烤炉、燃气灶、帐篷、折叠桌椅,特别是烧烤用具,十分齐全。有了这些“器材”,每到周末,大家经常欢聚在一起烧烤,朋友之间的感情增进不少。
“西山大军”逐渐形成
当天,记者经驿城区胡庙乡,来到蚁蜂镇、刘阁乡和板桥镇。一路上,三三两两的私家车不时出现在眼前。山沟里、小河旁,树林边到处都有欢快的笑声,偶尔还能闻到飘来的烤肉味。
市民刘勇是个露营、野炊发烧友。他告诉记者,他们特地组建了一个露营野炊群,有几十个人,这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会相约出去露营、野炊、垂钓。
“自己生火做饭,晚上在依山傍水处搭上帐篷,和大自然无间地融合,使身心得到放松,宁静而美妙,即使有心事和烦恼,也会变得微不足道了。”刘勇说,这种休闲方式还可以锻炼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市像刘勇这样的“周末野炊族”不在少数。
“周末了,出来放松一下。这种露天烧烤没有拘束,大家一边吃一边享受做饭的乐趣,感觉特别好。”另一名“野炊族”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经常组织野外活动,每人贡献一份食品。西山周边有地势平坦的小山,沿着公路行走,气氛很好。
记者在现场看到,王先生和他的伙伴们在野炊时不忘各显本领,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有的还用地锅炒出了美味菜肴。大家围桌而坐,中间摆放着各种美食,这种“排场”只有在这样的野炊场合才会有。
“野餐不在味道,重在温馨。”带着家人在西山游玩的张亮说,他们每年春秋季节都会在周末出来野炊几次,每次野炊时孩子们都特别开心。老人们也喜欢这种休闲方式。这比在市区高档餐厅吃一顿山珍海味感觉好多了。通过共同烹饪,几个家庭的关系更加亲密。
野炊改变市民周末休闲方式
“以前周末大都是在市区转转,很少有这种户外休闲方式,最多就是到郊区吃顿野味。”在采访中,张亮告诉记者。
张亮说,工作了5天,大家都想在周末放松放松,喝酒、吃饭、唱歌、看电影、逛街,每到周末,估计很多人都在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时间久了,厌烦的心理就产生了,向往户外生活的心情变得强烈。
随着西部山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农庄多了起来,为大家提供了更多休闲和娱乐的空间,市民周末生活的重心开始由市区转向郊外。
“那次看到路边有一些人在烧烤,我立刻受到了启发。现在我的装备可以满足20人多人野炊。”张亮自豪地说,虽然他不是郊外野炊的先锋,但肯定是行动很早的那一批。他在网上购买了全套烧烤装备,到目前为止已经换了好几批。他和朋友们跑遍了西山,对那里的风景很熟悉。
市民周末休闲方式的改变,带动了一些商品的销售。市区多了很多卖烧烤用品的商店,每到周末,这些商店的生意都十分红火,一些卖牛羊肉的店铺还贴心地推出了“免费切肉串”的服务。
为了给喜欢户外烧烤的市民提供方便,一些商家还在景区外设置了烧烤屋,屋内物品齐全,你可以带着家人,在那里享受自助烧烤的乐趣。
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心理医生告诉记者,郊外野炊能有效舒缓身心压力,可以放松紧绷不安的情绪,令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得到增强。即使是简单的一顿饭,吃起来也会格外香。其实野炊的人们并不在意吃些什么,而是看重那种在大自然这个大厨房里烹饪聚餐的心情。
郊游火了农家乐
当天,记者跟随车流前往遂平县龙天沟景点探访。在那里,玩的地方到处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到了饭点,农家乐也被挤得水泄不通,可以说,用“火爆”两个字来形容一点儿不为过。
遂平县西部凤鸣谷景区附近,一家名为“田园农家乐”的饭店引人注目。虽然饭店只有3间平房那么大,但是附近停了近20辆汽车,饭店旁边搭建的一个遮阳棚里也挤满了人。
今年30出头的刘建和妻子及岳父经营着这家小店。这家店已经开了10多年,节假日是一家人最忙碌的时候。
每天早晨4时,刘建和妻子就会起床,然后从老房子里逮几十只土鸡,宰杀,褪毛、清洗、开膛、剁块,这些工序下来,往往快到中午了。刚吃两口饭,刘建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都是一些老顾客打电话预订饭菜的。
“来这里吃饭的大都是老顾客,基本每天的鸡肉都不够卖。”刘建说,每到节假日或周末,连家里的老人都要来帮忙。
“在这里要靠自己弄,你坐着哪有吃的呀!快去厨房自助吧!”一名顾客提醒记者。原来,这个饭店生意好到顾客要自己去厨房“抢”喜欢的菜品,稍微晚一点儿,就可能吃不到。
刘建说,开店10多年来,由于价格公道,味道好,店里有很多回头客。刘建和家人收获了许多快乐,也收获了农家乐给他们带来的可观收入。
刘建家已经盖起了一幢3层小楼,孩子也在寄宿制的学校上学,家中还有一些存款。以前这些对刘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他没想到“靠山吃山”也能让自己走上致富路。目前,刘建还在老宅子里养了一些土鸡,还能销售一些土鸡蛋。
欣赏美景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每次外出,张峰和朋友们都会特意准备一些塑料袋,用来收集烧烤和野炊时产生的垃圾。他说,在野外享受了美景和美食,不能给大自然造成污染。每次大家离开时都会把垃圾收拾干净,带回市区再扔掉,以免给美景留下“污点”。
郊游、赏花、烧烤成了市民在这个季节最喜欢的活动。每到周末,不少市民会与亲朋好友相约到野外野炊,尽情享受无忧无虑的一天。但随着游客越来越多,郊区的卫生情况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些市民酒足饭饱离开后,地上到处是垃圾和烧烤灰烬,影响了环境卫生。
记者在一处市民烧烤后的地方看到很多塑料袋、食品包装袋、餐巾纸、果皮、矿泉水瓶子,而且还有烧烤时产生的炭灰。
市民李女士建议,大家外出游玩的时候应尽量不破坏环境卫生,把产生的垃圾带走,把美好的祝愿留下。环境好了,大家游玩时的心情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