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 福岛核泄漏5周年
与核辐射阴影比邻而居
核辐射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人们的生活
这是近日拍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鬼城”普里皮亚季市,一所废弃学校内堆满了防毒面具。
26日是切尔诺贝利灾难30周年纪念日。
[ 亲历 ]
记者走进事故禁区
30年后的今天,在乌克兰,普通人可以“有条件地”出入这片禁区中的一部分区域。
游客必须签订特别协议
记者通过“旅游公司一日游项目”探访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禁区。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种“一日游”还不是完全放开的。旅游公司需要拿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专项资质,每天都需要将游客名单报告给禁区管理部门。
其次,游客必须签订特别协议,主要内容是承诺不从禁区带走任何东西,任何人必须在导游视线范围内,不能擅自离队等。
再次,游客的着装也有要求,需要穿长袖衣服,尤其不能穿凉鞋和赤脚,因为土壤是受污染最严重的。
导游称没有怪兽横行
记者参加的这个团队一共13人,其中有不少媒体记者。记者看到核电站周围有大量的森林,也发现了远处的野马和野鹿。
导游说,这些动物在事故发生前就存在。核事故发生时,遭到大剂量辐射的动物以及人类都会在很短时间内死亡。核事故波及地区确实出现过不少新生儿畸形和动物畸形的情况,但他强调,禁区里并不像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出现了动物大量繁殖、怪兽横行的情况。
“鬼城”内到处是厚厚尘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有两座主要城市,一座叫普里皮亚季,另一座城市就是切尔诺贝利。当时每座城内都居住了很多职工和家属。
在导游带领下,记者进入了普里皮亚季城内,这座“能源城”目前已是一座“鬼城”,林荫大道上树木肆意生长,一些死掉的大树横七竖八地倒伏着,杂草四处蔓延。市中心文化公园内的摩天轮仍然挺立着,但已锈迹斑斑。在一所规模不小的中心学校里,到处是厚厚的尘土和破烂的课桌椅,有一间教室的地上满是被遗弃的防毒面具,据说当时救援人员曾把这里当仓库,救援指挥部也设在不远处的另一栋楼里。
导游说,事故发生后的前10年,在普里皮亚季一直有救援人员驻守,他们负责控制污染扩散和清理污染土壤的危险工作。学校旁边有一个体育馆,据说救援者在工作之余曾在这里运动。
[ 他们 ]
阴影仍然笼罩人们生活
在距离核电站最近、受影响最严重的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30年之后,核辐射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人们的生活。
俄罗斯 维克多·斯特尤科夫,40岁
维克多·斯特尤科夫1986年和父母一起住在茨维亚斯克的老信徒村。30年前,那是个活跃的村庄,有着数以百计的房屋。
核事故发生后,斯特尤科夫和他的家人立即离开了当地,但一段时间后,他们返回了该地区,定居在新济布科夫。斯特尤科夫的父母像他们的祖先一样,被埋葬在了当地的墓地里。而他自己,目前正在接受癌症治疗。
乌克兰 尤利娅,27岁
斯拉夫蒂奇市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为安置电厂周围城市疏散的居民而建的新城。它是乌克兰最年轻的城市。在这里,人们对核辐射的态度更加务实。一名年轻人说:“在这里死于毒品和酒精的人要多于死于放射性射线的人。”
这几年,27岁的尤利娅换了不少工作,从沉迷派对的生活到结婚,然后离婚。现在,尤利娅在该地区最为重要的工作地点担任翻译。她说,斯拉夫蒂奇市正在兴建新的防护拱顶。这个拱顶将代替日渐陈旧的“石棺”隔绝放射性尘埃,防止事故重演。如果一切顺利,该工程将于2017年底完工。这也许将是切尔诺贝利的终章,而尤利娅要为书写这一章出力。
[ 惊心]
当年的孩子成了父母
生下45万多个病孩
根据乌克兰卫生部的统计,有2397863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儿童。这些儿童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消化道疾病、血液疾病、癌症、先天畸形、基因缺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儿童没有一个出生在核事故发生期间,当时他们的父母都还是孩子。
50万“清理人”
20%壮年早逝
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总计派出50万人参与清理核污染的工作,最终制止了灾难的蔓延,他们被称为“清理人”。据统计,其中20%于2005年前在三四十岁的壮年去世。
65岁的谢尔盖·克拉西尼科夫就是“清理人”中的一员。1994年,克拉西尼科夫中风,左半边身体瘫痪。医疗报告上写着,这是担任“清理人”的直接结果。克拉西尼科夫如今每个月能拿5000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约合人民币1300元),但光医药费就得花掉3500格里夫纳。
[ 人为 ]
福岛核泄漏
是日本制造
可能让一些人感到意外的是,2011年3月地震和海啸引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是一起人为事故。所有调查均得出结论,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只是引发了后续的灾难。
最近一项研究更是进一步断言“福岛核事故完全可以避免”。用日本国会福岛核事故独立调查委员会主席黑川清的话来说,福岛核事故系“日本制造”。因为日本的核电行业未能吸取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教训,“这种心态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其他关于福岛核事故的正式报告,比如美国家科学院的报告,也大幅讨论了核事故中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
[ 时评 ]
一克不少 一件不丢
中国交出核安全优异成绩单
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核安全挑战依然严峻,核材料扩散风险在增加,核恐怖主义仍是对国际安全的重大威胁……这些事实一再提醒人们“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是核能大国,“构建一个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支持。这些年,中国贡献的智慧和理念标本兼重,中国“核安全观”为全球核安全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的核安全保障举措成绩显著,为提升世界核安全水平作出示范。
中国发展核事业60多年来,重要核材料“一克不少、一件不丢”,在核安全领域给世界交出一份优异成绩单。海牙峰会以来,中国在核安全顶层设计、法规标准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人们相信,奉行精益求精理念、坚持言出必行原则、心怀合作共赢愿景的中国,有能力与世界一道携手共进,筑牢核安全防线。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