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外交遗产 奥巴马再次“认错”
美国政客最近为何总“检讨”
奥巴马
“叙利亚令人心碎的状况充满复杂性,我认为没有任何简单的解决办法。如果多个西方国家联手派地面部队以期推翻巴沙尔政权,那将是个错误。”
希拉里
“我最大的政治遗憾是,作为国会参议员投票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萨达姆政权已被推翻了十几年,但伊拉克的和平与安宁仍未来临。这是一名伊拉克男子在爆炸现场垂首哭泣。
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国家公墓60号墓区,凯特琳与她的外甥女在哥哥的墓前哀悼。
60号墓区埋葬的是阵亡于伊拉克或阿富汗的美国军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墓碑上铭刻的死者出生日期在二十世纪80年代。
奥巴马和希拉里最近流行“认错”
美国政治人物最近似乎流行“认错”。继承认任期内“最大错误”是“没能对军事介入利比亚之后的情况做规划”之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24日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再度围绕“错误”话题打开话匣子。而美国前国务卿、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克林顿21日也坦言,当年作为国会参议员投票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她最大的政治遗憾。
奥巴马24日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叙利亚问题没有任何简单的解决办法,西方国家如果派地面部队进入叙利亚以期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权,那将是个“错误”。奥巴马说,美国将继续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同时推动各方坐到谈判桌前、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美国总统选举将近,奥巴马此时公开反对派地面部队进入叙利亚,“呵护”自身外交遗产的意味似乎更加浓厚。换句话说,由于即将卸任,奥巴马不愿再为叙利亚问题“浪费”精力,正力求全身而退,以免重蹈前任总统乔治·W·布什陷入伊拉克问题泥沼的覆辙。
希拉里21日在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举办的一个活动上说,乔治·W·布什(小布什)政府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所带来的结果,与她根据小布什总统当时所说的话而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希拉里表示,她后悔自己投票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将美国拖入战争泥潭,造成大量伊拉克平民死亡。时至今日,伊拉克仍因教派纷争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肆虐而深陷动荡。
[ 观察 ]
所谓的“认错”认到点儿上了吗
相继就美国对北非中东地区的军事干涉“认错”,似乎显现了美国政客们“勇于承认错误”的“坦率”。但是人们不禁要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东北非地区的武装干涉,造成成千上万的生灵涂炭,使难以计数的民众流离失所,难道是一声“遗憾”就能抚平的吗?
人们要问,为什么美国政客们总是在事后轻描淡写地表达“遗憾”和“认错”?为何不能在行动之初,好好考虑一下武力行动可能造成的恶果,三思而后行呢?
人们更要问,希拉里所谓的“认错”,认到点儿上了吗?奥巴马在承认没有对军事介入利比亚之后的情况做规划时,仍坚持对利比亚的干预是正确的。希拉里就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表达遗憾时也只是说,伊拉克战争所带来的结果,与她根据小布什总统当时所说的话而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换句话说,她只是承认对干涉以后的后果估计有差别,至于军事干涉本身,她并没有认为是错误的。
对于希拉里貌似诚恳的“认错”,有关专家也认为这是她目前应对总统竞选作出的权宜之计。
“每到总统竞选期间,候选人总要披上道德的外衣讨好老百姓。希拉里的这一行为显然是为了讨好选民而做的,因为美国民众也深受中东乱局之苦,大量军费支出、大批人员伤亡,已经成为政客们无法绕开的话题。”埃及金字塔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关系专家赛义德·拉温迪说。
拉温迪说,美国对中东局势的干涉无疑是毁灭性的。“打着人权、民主、自由的幌子,美国的根本行动方针是支持以色列,分裂阿拉伯地区……在深陷泥潭之后,目前美国从所谓的‘直接干涉’逐渐转变为‘间接干涉’,但仍旧试图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中东问题专家法迪·侯赛因则指出,当前盘踞中东、危害全球的恐怖主义与美国的干涉与支持以及伊拉克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难民遍野。奥巴马和希拉里早该为当年对中东干涉主义的政治决定反思。
我们希望,希拉里的反思不是竞选压力下的权宜之计,而是成为美国政治精英认知其中东干涉主义罪恶的真正开始。以自己为“世界中心”、强行将“美式民主”推向世界,美国该从这样的傲慢与偏见中醒一醒了。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