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丽丽 袁 敏 文/图
赵留柱正在干活。
“为啥不用机器挖排水沟?”“这个排水沟是机器挖过的,但是挖偏了,与主管道连接不上。”昨日,在市盘龙山路中段,面对市民的疑问,正在干活的工人赵留柱耐心地解释。
在现场,记者看到赵留柱正在和工友张全友一起挖排水沟。排水沟仅容一人站立,只见赵留柱用撬杠把沟边的土撬松,张全友用铁锨将撬松的土铲出来。“排水沟里还要放置排污管道,这些管道将与道路中间的主管道相连。”赵留柱说,等到这些排水系统完工后,才能铺路面。
赵留柱和张全友都是驿城区刘阁街道的居民。和他们聊天时,记者感觉他们很乐观。
和同龄人相比,他们俩是资深建筑人。一提起在工地干活,很多人认为这是又累又脏又难赚钱的活,但赵留柱说:“辛苦是辛苦,不过付出得多,就能收获得多。”
“我今年67岁了,和老赵差不多。”张全友说,他从事建筑行业几十年了,干过很多工种。那时,他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城市。
“年龄越来越大,我不再去远地方干建筑活。”张全友说,如今,他和赵留柱一起在家附近干些零工贴补家用。
“打一天工,赚一天钱。盘龙山路修路,我们就过来干活,每天能挣120元钱。这个工程结束后,我们就到别的工地找活干。”赵留柱说。
记者问赵留柱累不累,他笑而不语。张全友说:“干的就是力气活,咋不累?”但是,赵留柱和张全友从来不抱怨,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赵留柱和张全友的身体很好。他们说很喜欢这份工作,准备干到干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