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蕊
4月19日,笔者见到了周女士,听她讲述自己儿时春天与饺子的故事。
“小时候,每个周末我家几乎都会包饺子。”周女士说,“那时我和哥哥在外上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每到周末,母亲一早便会忙着买菜、剁馅儿、和面。有时我和哥哥会被分派剁馅儿或捣蒜的活儿。最后全家吃一顿热腾腾的饺子。”
周女士说,那时她对季节时令蔬菜没有概念,只知道包什么吃什么。常吃的就是白菜、萝卜、芹菜等,当然配上肉馅儿才更香。那时一周一次的饺子对她来说简直就是美味盛宴。
“我最爱吃的就是春天的荠菜饺子。”周女士回忆,那时她和家人总会选一个晴好的天气,去城郊挖荠菜。
“我们拿着小铲子,选择饱满的、不老不嫩的荠菜,一边挖一边沐浴春风和日光浴。回到家,把择好的荠菜洗干净,然后剁成馅儿,配上鸡蛋、木耳。全家一起动手,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的荠菜饺子就出锅了。尝一口,鲜!”周女士告诉笔者,那时的一顿荠菜饺子,不仅满足了他们味蕾的享受,更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他们仿佛把春天也包了进去。感觉每年只要吃上了荠菜饺子,这个春天才称得上完美。
周女士说,童年她跟小伙伴们一起到野地里撒欢时,不忘搜寻各种植物。“看到茅草,揪下一截杆儿,含在嘴里甜滋滋的。等‘狗奶花’一簇簇盛开时,我们便将毛茸茸的紫色花瓣揪下来,吸吮花底那一丝甜味儿,就像吃到了正餐以外的零食点心。”周女士说。
“长大后,随着食物的丰富、大棚种植的兴起,蔬菜也失去了时令性。”周女士说,现在超市里各种蔬菜一应俱全,四季供应,但是吃起来总觉得少了些味道。而那些野菜遵循自然法则,吸收天地之精华,任性生长,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味佳肴。”
“我终于知道了,在大棚里种的菜缺少自然的味道、季节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母亲的味道……”周女士说,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餐桌健康,注重营养搭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吃野菜的队伍,市场上也有各种野菜售卖。品尝各种野菜,仿佛吃到了春天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