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4月21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厕所革命正在进行

发布时间:2016-04-21 08:24:32  

 城里人仍在用“茅房”

一场厕所革命正在进行

□晚报记者    栗晨曦/       /

 liup160418.jpg

这所旱厕虽每天定时人工冲水,但还是气味刺鼻。

城市公共环卫设施是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为了让市民用上清洁、舒适的厕所,早在十几多年前我市就开始推行厕所改造,完善公厕冲水设施 、净化美化公厕环境,其中最首要的一步,就是改造城市中的旱厕。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市建设和改造了市中心城区主要街道的部分公厕,水冲式公厕比例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公共环卫设施条件的改善,但是,依旧有部分旱厕成为“漏网之鱼”。

 

这所旱厕虽每天定时人工冲水,但还是气味刺鼻。

旱厕管理员:

打扫完吃不下饭

 

419,记者刚走到中华大道一个巷子口,便闻到一股臭味。厕所内很脏,然而依然有附近的住户不断地走向这所旱厕。

这里属于驿城区人民街道风南社区,位于市中华大道地下道南侧。这所厕所要供附近几百户住户如厕。

牛玉凤在这里生活了11年,她告诉记者,这所旱厕已经被改造两次了,但还是很脏。“这所公厕由牛玉凤和老伴秦中彦负责打扫,每天他们都会抽水冲厕所。”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玲告诉记者,牛玉凤和老伴每月向居民收3元钱管理费。“到这里上厕所的人太多了,所以打扫比较辛苦,社区与大家商量每户一个月交3元管理费。实在太脏了,有时候我打扫完饭都吃不下。”牛玉凤说。

 

周边居民:没进门先被熏

 

虽然这所公厕的环境不好,但附近的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没进门先被熏。”姬幸蓝在这里住了十几年,最烦恼的就是“方便”的问题。她告诉记者,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家离得再远,大家也得匆匆赶到这里“方便”。有老人的住户,都会在屋里放一个桶,第二天再把桶里的脏物倒到这所公厕里。

这样的旱厕在中华大道9巷油厂家属院、二工局家属院、风光路与中华大道交叉口附近的供销社家属院各有一座。不能冲水加上改造后能人工冲水的旱厕,风南社区有8所。

中华大道5巷的旱厕外墙上打满了眼儿,记者经过询问后得知,这里的旱厕已经纳入改造范围。

“不能冲水,下脚的空都没有。”419下午,从靖宇广场散步回家的市民王麟,这样表达了自己对所住的风光大道老机械厂家属院旱厕的意见。在他看来,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的城市里,还使用旱厕实在不文明。但这是风南社区附近300户居民的生活状态。“上次有人到我们院内勘察旱厕情况,希望我们家属院的旱厕赶快改造成水冲式的。”王麟说。

 

住建部门:城区有几十座旱厕

 

记者了解到,我市有旱厕80座。驿城区所辖78座,其中23座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外,15座位于拆迁范围内已拆迁或待拆迁,40座已摸清情况并有记录;市产业集聚区所辖2座;市开发区所辖范围内无旱厕。

据驿城区住建局市政中心主任陈涛介绍,目前市区旱厕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共有旱厕40余座(不含拆迁改造、待拆区域、中心城区外),绝大部分位于人民街道办事处、老街办事处、东风办事处及老区职工家属院周围。这些厕所设施简陋陈旧,但由于多数处于待拆迁区域,目前暂时没有更新重建计划。

“我们每年都会分批升级改造,逐步淘汰老式旱厕。”针对市民的呼声,市住建局工作人员说,要将市内旱厕全部改造完毕需要一个过程。在旱厕没有完全消失之前,他们只能将现有老式厕所的卫生状况尽量维持好,让居民们使用起来方便一点。

“我们的工作人员还在城区进行摸排,希望早日把情况摸清,再进行逐一改造。本月,驿城区已经改造或正在改造的旱厕有13座。”陈涛说。

陈涛告诉记者,在这段时间,驿城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一边在继续摸排旱厕情况,一边对条件成熟的旱厕进行改造。“西园街道辖区市干休所院内、市政府综合楼后院、市邮政局家属院内的旱厕已经改造完毕,达到二级标准。其他改造条件成熟的旱厕也在进行改造。”陈涛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