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4月20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超前”读书,愁坏家长

发布时间:2016-04-20 09:01:59  

□张龙

说起《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儿童经典读物,作为爸爸妈妈的你是不是耳熟能详呢?然而,这些经典读物在一些中小学生的心中却有点儿“土”。相反,那些内容为青春爱情、悬疑恐怖、侦探破案、幽默恶搞的书籍则成了孩子们的大爱。

“啊,河马在看谈恋爱的小说!”上周六上午,在一书店的儿童书籍区域,一本儿童小说中,该句话用黑色加粗,特别醒目。笔者发现,不少图书名称令人吃惊,封面有骷髅、凶杀等画面。

一位陪孩子看书的杨女士称,一些少儿版的古典书籍,内容有些老套,孩子不爱看。“包装精美的儿童书籍,无形中是一种浪费。”市实验中学的王老师称。关于儿童书籍涉及成人情节的问题,王老师说:“家长在给孩子买书前,最好先看看里面的内容是否适合孩子阅读。”

孩子不喜欢经典书籍

孩子们反映,老师和家长推荐的“好书”、“必读书”大多是世界文学经典,但他们常常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

据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阅读特点,中学生一方面保留儿童的心性,另一方面渴望成长,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能力,所以应该鼓励他们在阅读儿童文学的同时,也走入成人文学的经典世界。而对于小学的孩子,还是以引导和鼓励他们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为宜。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斗破苍穹》、《鬼吹灯》、《浮生物语》 、《知音》等书籍和杂志成为部分中小学生的最爱。“像《鬼吹灯》这样惊悚、刺激的小说,别说孩子了,就是成年人看了也非常想知道后面的剧情是什么。那些充斥着暴力和言情内容的书,孩子好奇心重,万一模仿就要出事了。”胡先生告诉笔者,当下的孩子表现出的“小大人”,有可能就和孩子阅读与年龄不相仿的书籍有关系,这将给孩子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

老师和家长做好引导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是能够做到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但有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倾向阅读与年龄不符的书籍。

“现在网络文学特别普遍,孩子通过上网也会看到一些小说。据了解,现在很多网络小说里面渲染的并不是我们倡导的真善美的东西。阅读这方面的东西多了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生观,甚至到了中学可能还会亲身尝试,把幻想带进现实,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很危险的。”市第二十一小学的张老师说。

     而市实验中学的杨老师则对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很看重:“有些孩子较早接触成人书籍,这其实也是猎奇心理驱使,但学生可能会模仿书中内容,去早恋甚至接触性知识。对此,我们必须清楚好奇心是无法阻止的,他们想看一定会看到。这时老师和家长虽然被动,但并非无计可施,正确的疏导和教育不可或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