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活动展开 中外影人论坛共话合作——
合拍请使用中国方式
开幕式之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各项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论坛、新片发布、影视公司战略发布,一个都不能少。
17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举行。著名监制、导演黄建新作为主持人,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捉妖记》导演许诚毅、博纳总裁于冬,以及美国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英国制片人伊恩·史密斯会聚一堂,共同探讨关于创作和中外合拍片的问题。
植入中国演员 那不叫合拍片
谈及合拍片,于冬认为最重要的是分清楚针对市场,合拍中文电影,市场就以中国为主,合拍英文电影,就针对全球市场。
于冬认为,中国电影强劲的增长势头至少还能保持10年。5年后,中国的屏幕总量将一倍于北美,届时中国的票房可能会达到1500亿到2000亿元。
对于合拍片,于冬认为,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观众定位——如果以中国观众为主,就要使用中国的表达方式,如果以全球观众为主,就要以六大电影发行公司的标准拍摄电影,并不是植入一个中国演员就叫合拍片。
借鉴好莱坞经验 讲中国化故事
美国制片人,《冰风暴》制片、编剧,《卧虎藏龙》编剧詹姆斯·沙姆斯认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容量庞大,现在越来越像一个新兴的好莱坞。“这有利于中国的从业者更多地从国际合作者方面借鉴经验。但是,借鉴不等于外来的就是好的。据我观察,中国电影的从业者们自尊心很强,荣耀感很强,但是他们总觉得自己讲故事的方式并不是很成熟,需要更懂国际市场的人帮他们改一改剧本,比如我。对此,我并不感兴趣。因为我认为他们讲故事的方式并不差,只不过是表达方式不同,全球的观众反而更喜欢这种中国化的讲故事方式。”詹姆斯·沙姆斯说。 (华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