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4月12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季需防心脑血管疾病“突袭”

发布时间:2016-04-12 08:36:18  

春季需防心脑血管疾病“突袭”

 

□肖婷婷   /

wangk160443.jpg

 

春季气候多变、冷热不定,是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近日,笔者从市区部分医院了解到,由于近期气温起伏较大,各大医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

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主医师丁水印提醒,有“三高”史和冠心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34月,如出现心悸、心慌、胸闷,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常无明显疼痛征兆

昨日,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病房,笔者见到了患者王合群。他告诉笔者,自己患有糖尿病多年,上周三清晨出门锻炼时,突感胸闷,随之休克昏迷。幸亏被周围的人及时发现送到医院,后被医生诊断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经过医生全力抢救,王合群才转危为安。他很纳闷,为什么发病前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兆?

丁水印介绍,在我国,多数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一般来说,人们在发生急性心梗时往往有疼痛感,而糖尿病患者由于有神经病变,发病时常无明显疼痛症状,甚至在出现心肌梗死等危重情况时仍毫无知觉,这种无痛性心肌梗死极易误诊、漏诊,也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丁水印说,糖尿病患者即使无心血管病相应症状,也需要定期做心血管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生活习惯差、过度疲劳是诱因

每到春季,为什么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会出现一个高峰?“春季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乍暖还寒,变化剧烈,人体防御机制还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寒冷刺激人体、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心脑血管负荷加重、血压升高都会引起心脑供血不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丁水印说。

“最近接诊的病人中,很多都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症有血压不稳定、心绞痛、脑梗死等,接诊人数比前段时间明显增加。很多人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现在青壮年人群中出现早搏、心悸等现象的逐年增多。”丁水印说,生活习惯不好、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

丁水印提醒高危人群,平时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胸闷、心慌、气急、头晕头痛、特别疲劳等症状,建议做心电图检查,防患于未然。

保持情绪稳定

春季,我们该如何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呢?丁水印表示,目前早晚温差大,心脑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保暖,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天气不好时尽量少出门,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因气温变化引起血压波动。要注意根据自身病症控制危险因素,例如高血脂患者要着重控制血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日常饮食的糖分摄取量。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定期进行检查,同时服用预防类药物,尤其注意不能以服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

另外,还要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精神和体力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调整好心态也可以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冠心病的人要随身携带急救药,以防万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