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教育部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级报告。报告指出,全世界平均每5个在校大学生中至少有1个是在中国高校学习的,预计到2019年,高校毛入学率将超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布局主要在非省会城市,使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此外,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超过半数具有研究生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
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
《报告》提到,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在新中国成立时为11.7万,改革开放时86.7万,刚刚过去的2015年则是3700万。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超过310倍,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平均每5个在校大学生中至少有1个是在中国高校学习的。
《报告》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愿望。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19年,高校毛入学率将超50%。
新建本科院校集中在非省会城市
《报告》还指出,10多年来,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多,而且超过半数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教育部2013~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的瞿振元表示,2000 年至2015 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共678 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55.6%。
新建本科院校布局主要在非省会城市,使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趋向合理。截至2015年5月,我国在非省会城市布点的新建本科院校共208所,占全部新建本科院校的51.6%。全国现有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已分布于其中的196个城市,布点率达57.8%。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