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门面房系列报道之三
“逃离”门面房
□胡江涛 文/图
近日,本报持续刊登“关注门面房”系列报道,对市区门面房的现状以及租客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报道。
今天,本报将讲述两家企业是如何“逃离”门面房,破局出行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户外烧烤派对公司设在居民区的厨房。
关掉两家分店
自建微信外卖平台
春节过后,市区一家米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牛兵把位于市健康路和文明大道上的两家米线分店关了。
关掉分店时,很多员工不理解。他们认为,两家分店的生意不错,放着钱不挣,牛兵的脑子出问题了。
一些同行也提出了质疑。
在员工和同行的质疑声中,牛兵开始频繁和我市的网络公司接触。3个月后,他们的微信外卖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如今,微信外卖平台的效益已经初步显现。每天,平台上都有几十甚至上百名客户下单。
对于关闭分店的原因,牛兵直截了当地说:“看着顾客挺多,可高昂的房租让我承担不起。”
牛兵算了一笔账,按照一碗米线12元计算,成本大约占一半,等于说卖出一碗就可以挣6元钱,可是这6元钱还得支付房租和工人工资。
当初,牛兵不是没有考虑过借用其他外卖软件送餐,但是,那样的话,非得按照软件商家的规则行事,外卖软件公司还会分走一部分钱。这样一来,他的利润就没有多少了。在这种情况下,牛兵决定关掉两家分店,通过微信这种自有渠道鼓励客户下单。
点评:无论是外卖软件平台还是自有渠道,对顾客而言,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从目前看来,美团、百度、糯米等外卖平台由于竞争一直采取补贴、降价等砝码,资本烧钱终会出现疲软。该米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开发微信公众号这种渠道,鼓励顾客消费,或许是不错的盈利模式。
转让门店 将厨房搬到居民区
笔者了解到,市区有一家专业从事户外烧烤派对的公司,主要承接企业、团体和个人的户外烧烤派对活动策划,为客户提供全套烧烤工具租赁,出售腌制肉类、时令蔬菜、水果沙拉等服务。
该公司负责人张文同形象地将他的公司比喻成一家能够策划活动的饭店,与传统饭店不同的是,他们将厨房搬到了大自然。
公司刚成立时,在市交通路与乐山大道交叉口附近租了一间门面房,但是每年8.3万元的房租,让他们不堪重负。
张文同和同事们商议,租用门面房的重要原因,就是便于客户查找、在厨房里做菜。但是,门面房的租金太高,如果想挣钱,只能提高菜价。有没有一种既能解决厨房问题,又能让客户很快找到他们的方法呢?
不久后,张文同果断地和房东解除了房屋租赁合同,在市世纪广场附近的居民区租了一套带院的房子,并将院子进行了改造,盖了一个中央厨房。而这套房子的租金每年不到2万元。
厨房问题解决了,那么如何让客户快速知道自己的产品呢?张文同想起了互联网。
他将门店“搬”上了网络,委托一家网络公司,帮助他们开发微信公众号。顾客可以通过公众号直接下单、支付,他们为客户提供免费配送服务。
为了让客户信任,公司还准备邀请客户,到他们的中央厨房参观,免除客户的后顾之忧。
点评:当越来越多的商家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利润下降,不断抱怨的时候,像上面这家公司,另辟捷径,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成本势必会降低不少,这不失为那些苦于门面房高昂租金的商家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学习的方法。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自主创新,走出一条不同寻常、切实可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