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王仲华
由于工作的关系,一直没有时间回老家给父母上坟。眼看清明节就要到了,4月1日一大早,我打电话约上兄长,急急忙忙往老家汝南县和孝镇黄屯村赶。驻马店市区至汝南县和孝镇黄屯村,有11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开车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便回到还在乡下的弟弟家。
父母墓地风景如画
父母的坟地在黄屯村东一片荒废的梨树园中,离村子不是太远。在弟弟家坐了一会儿,我们兄弟3人便拿上铁锨,用托盘端着给父母炒的他们在世时爱吃的几道菜,带上水果、纸钱朝村外走去。
走在空旷的田野,远远望去,父母的坟被绿油油的麦苗、黄灿灿的油菜花包围。在坟的上方,那一棵棵上世纪60年代大集体时种植的梨树,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仍枝繁叶茂,那一朵朵洁白的梨花好像在寄托我们对父母的哀思。
母亲为照顾家人放弃工作
我的母亲林玉英是农民。她虽然识字不多,但刚解放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生乐于助人。据老辈人讲,解放前夕,解放军南下,住在我家,母亲连夜给解放军做饭,并给解放军缝制担架,整夜都没休息。解放后,她在乡福利院工作,后为了照顾我的爷爷、奶奶,放弃工作回到农村当了妇女干部。上个世纪60年代,去汝南县城开会没有交通工具,她都是凌晨4点起床,徒步走到县城。
母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最远去的就是汝南县城。她老人家好不容易把我们兄妹5人拉扯大,等到可以享福的时候,却于1995年突发脑溢血,不能说话,不能行走,在床上躺了整整两年。1997年农历六月廿四,母亲走完了她的人生路。
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我的父亲王坤普也是一名共产党员。1946年,小小年纪的他就参加了新四军,在新五师的印刷厂工作。后新五师突围时,接受上级的指令,父亲回到家乡,在亲戚家躲了一年时间,与组织失去联系。
1950年,父亲重新在家乡参加工作,在当时的汝南县公安局工作。后来,因工作需要,他老人家调到汝南县法院工作。1972年,为了照顾爷爷、奶奶和我们兄妹5人,他要求回到当时的和孝镇政府工作,直到1980年10月退休。
父亲的一生很平凡,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工作勤勤恳恳。他常告诫我们:要自食其力,要乐于奉献,要光明磊落,要力求上进,要爱岗敬业。
我们兄妹5人,两个姐姐和哥哥都比我大很多。小时候,我常听他们讲,当时上级下达的招工和推荐上学的指标都是父亲掌管着,但父亲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们安排工作。然而,父亲却为许多家庭贫困的青年、转业军人安排了工作。
2013年月
家有父母是孩子的福
跪在父母的坟前,我思绪万千。父母健在的时候,我总是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回家,即使回去看望他们,只是给他们买些吃的、用的,走时给他们留些钱,很少静下心来陪他们说话……父母相继离世后,我感觉家有老人是孩子的福。
父母去世后,我每年只在节假日和清明、农历十月初一回老家。清明和农历十月初一回老家,主要是借给二老上坟的机会,同埋在地下的父母说会儿话,想想二老在世时对我们的好……
从坟地返回村子,走进父母曾经住过的屋子,望着那空空的屋子和长满野草的院子,心中有一丝丝的凄凉。坐在家中,我再也听不到父母的笑声、唠叨声和嘱咐声……
安息吧,我远在天国的父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