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王永良
本报讯 “这些竹子枯黄,要是死了怪可惜的。”3月29日上午,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反映。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先生反映的重阳文化园,发现西北角大片竹子的叶子枯黄。“这些竹子是开春后开始枯黄的。”该园一名工作人员说,往年这个时候,竹子都抽新芽了。
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该区域种植的竹子几乎全部枯黄。
随后,记者电话采访了市园林局绿化科研所所长李春枝。据其介绍,重阳文化园内种植的竹子,是七八年前从南方引种的窝竹。
随后,李春枝等几名园林科研人员来到重阳文化园。李春枝仔细观察窝竹后告诉记者,由于窝竹属于南方品种,在寒冷天气就会自我保护出现假死现象,待天气回暖,就会发出新的枝叶。
“去年冬天气温低,而且少雨,导致竹子过度失水,竹叶发黄。周围有遮挡的地方,因为水分蒸发少,竹子干枯的程度就轻。”李春枝现场折了一段竹枝,说,“你看,虽然竹叶是干枯的,但竹枝还有水分。”李春枝说,市民可以放心,重阳文化园内的竹林不会成片死亡,等到5月初,这里的竹子就会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