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3月25星期五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拿什么拯救你 —— “低头族”

发布时间:2016-03-25 08:09:43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句略带调侃又稍显无奈的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和影响。

出门没带手机,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心里无比失落;等公交车、电梯时刷微博、微信,或者打游戏、看视频、听音乐;开车遇到红灯马上拿起手机玩两下,变绿灯了还不知道,直到后面的司机狂按喇叭……有些人甚至一分钟都不能离开手机。

322,记者来到街头,用照片和文字记录下“低头族”的低头瞬间,以及因为玩手机造成的后果。

拿什么拯救你 —— “低头族”

□晚报记者  刘永奇       /

luf1603255.jpg 

两名男孩边走路边看手机。

luf1603254.jpg 

男子骑着电动车看手机。

luf1603253.jpg 

两名女孩在等信号灯时看手机。

10分钟内40人过马路时玩手机

322,记者在市区多条街道上看到不少“低头族”:眼睛盯着手里的手机屏幕,一会儿抿嘴笑,一会儿皱眉头,时而用余光看一眼路面情况。这些“低头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顾未知的危险可能会突然降临。

在市文明大道与雪松大道交叉口,记者发现虽然有些人在过马路时没有看手机,但手里攥着手机。221430分许,正是上班高峰期,过马路的人特别多,其中有不少人在低头看手机。记者数了一下,10分钟内有40名行人边过马路边看手机。有的人因低头看手机,与抢黄灯的车辆擦身而过,险象环生。

市民曾先生称,自己经常一个人走路,周围的人成群结队,自己玩手机就能找到存在感。“我每天走的都是同一路段,感觉太无聊,就边走路边玩手机打发时间。”曾先生说。

不少市民表示,边走路边玩手机主要是为了消除走路时的无聊感。曾先生表示,路上用手机和朋友聊聊天,戴上耳机听听歌曲,或者看看小说,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目的地了。

田静是市区某高校的一名二年级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因为走路时玩手机,差点被车撞。回忆当时的一幕,田静仍然后怕:“有一次下午放学,我从教室出来准备回宿舍,因为校园里的小路人流量比较小,我走路的时候顺手摸出了手机,一条一条认真地浏览上课时没接收到的QQ消息,结果在过路口的时候差点被车撞到。”

“当时我走到校园内的一个路口,头也没抬就走上了斑马线,因为觉得不会有事,而且网上聊天正在兴头上,就没注意路口的情况。”田静说,当自己快走到马路对面的时候,耳边突然响起一阵尖锐的刹车声。

田静吓得在原地站了好几秒,之后赶紧将手机塞回兜里,并急忙跑到马路对面。“当时看到司机的眼神就像要杀人。以后我再也不敢在过马路的时候玩手机了,真吓人。”田静说。

开车时看一眼手机撞上护栏

记者发现,“低头族”不仅存在于步行的市民中,在公交车上玩手机甚至驾车等待信号灯时使用手机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从年龄分布看,主要以年轻人为主。

322,记者先后登上1路、27路、9路公交车,发现稍微年轻一点儿的乘客都会不时地拿出手机看。记者在一辆9路公交车上发现,全车共有21名乘客,其中有15名乘客不停地拿着手机划来划去。

市民韩先生是做微商生意的,平时业务往来基本靠手机,因此他专门配备了两部手机。每当业务来的时候,他的两部手机就会响个不停。韩先生因此被朋友称为“手机狂魔”。然而,没多久,韩先生就因为手机出事了。

一天晚上,韩先生开车走到市乐山大道北段时,手机微信突然发出了提示音。韩先生暗喜,心想又来了生意,于是拿起了手机。就在韩先生的眼睛瞥向手机屏幕的一瞬间,他的车辆已经行驶到一个没有信号灯的三岔路口,而此时正好有辆两轮电动车横向驶来。

感觉不对劲的韩先生猛然调头,发现自己的轿车离电动车不足5米远。来不及思索,韩先生猛踩刹车,并急忙往右打了一把方向盘。随后,只听“砰”的一声,韩先生的车撞上了路边的护栏,结果车前保险杠和前门留下了几道深深的划痕。

韩先生说,当时为了及时接到手机微信发来的那个几百元钱的订单,自己不仅差点儿撞到人,还付出了3000多元的修车费。从那以后,韩先生开车的时候再也不看手机了。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司机在等红灯甚至途中都会拿起手机看一眼,有时候甚至等到后面的司机按喇叭催促才将手机放下。记者查询有关数据发现,在车速60km/h的情况下,低头看手机3秒,就相当于盲开50米。

“我开车尽量不看手机,可如果有短信或微信来,还是忍不住会看。”在路口等信号灯的市民秦东升告诉记者,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已经养成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掉。

与秦先生不同的是,市民许东东玩手机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她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有时开车等红灯的时间特别长,不玩手机真不知道做什么。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司机认为开车时打电话不会有危险。然而,很多市民对此并不赞同。“开车打电话尤其是边开车边玩手机,简直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对于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开车打电话、玩手机,市民陈女士显得有些愤愤不平。

根据相关资料,记者统计了市区近一年来的机动车事故,开车玩手机和走路玩手机导致交通事故的案例呈明显上升趋势,“低头族”俨然成了交通事故的主角。

因玩手机和亲人、朋友疏远

“有事微信说。”“你看看我的朋友圈,里面有我上传的照片。”“这会儿没事做,刷会儿微博。”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自己现在过度依赖手机,影响了亲朋间的正常交流。现在有不少市民已意识到“机不离身”的危害。

在市区一家贸易公司做营销总监的杨女士说,平时在单位同事都忙于工作,虽然有时周末会聚聚,可很多人总是低着头玩手机,交流少,失去了聚会的意义。“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手机就像一堵无形的数码高墙,横亘在朋友、亲人之间。”杨女士说。

更令人意外的是,低头玩手机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杨女士说,她的女儿今年21岁,是一个典型的“手机控”,连吃饭时眼睛都盯着手机。“女儿现在很少出门,家里来了人也很少跟人家打招呼。我感觉她的社交能力越来越差,真让人发愁。”杨女士说。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两岁多,受父母经常在家玩手机的影响,现在除了手机,什么玩具都不玩。”杨女士说。

采访中,也有市民直言被手机毁掉了幸福的生活。“一回到家里,就看见爱人拿着手机玩,看都不看我一眼。”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无奈地说,手机对一些人来说就像毒品一样,已经上瘾了。

对此深有感触的杨女士说,如果出现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就应该注意了,虽然手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多关心亲人、朋友,不能让手机成为疏远家人的机器。

 

长时间看手机危害多

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王伟献说,近年青少年视力减弱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跟用眼卫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手机给眼睛带来的伤害不可小觑。比如,在床上侧躺着玩手机,会对左右眼造成较大的压迫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会导致左右眼视力偏差。

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屏幕,屏幕的强光会对眼睛造成强烈刺激,使眼疲劳,造成近视,甚至散光。在颠簸的车上低头看手机,会对眼结膜造成伤害。因为长时间保持固定低头的姿势,容易使血液流向眼睛,导致结膜血管轻度充血,起初可能会有眦部(眼角)皮肤潮红、湿润、结痂的现象,如果不注意,则会诱发结膜组织的慢性炎性病变,造成慢性结膜炎。

长时间看手机会使黑色素沉积长斑甚至长痘,伤害皮肤。另外,长时间低头、身子不自然弯曲,会使人体颈部胸锁乳头肌随之不断向前拉伸,并长时间处于慢性充血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压迫椎动脉,诱发颈椎病,造成慢性劳损。

王伟献建议,在使用手机时,眼睛与手机之间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光线强弱要适度。不要躺着看手机,在手机上浏览4050分钟后要休息1015分钟,闭眼或远眺,坚持做眼保健操。

3岁之内的孩子,看有亮光的东西要少于15分钟,以免对视力造成伤害。看手机时,最好不要在黑暗中,显示器与背景的光线反差过大,会增加眼疲劳。尽量不用手机玩游戏或上网,避免手指连续做屈伸动作,如长时间处于同一个状态,手指会出现酸痛的状况,最好热敷一会儿再进行按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