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3月24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老”

发布时间:2016-03-24 08:18:51  

“小老”

 

□陈健

 

在我的家乡,晚辈们都习惯性地把父亲的弟弟尊称为“小老”。在这个深秋的时节,时常从电话那头传来“小老”身体每况愈下的消息,忧伤和抑郁也随着令人不欢的消息塞满我的胸膛。

“小老”今年刚好耳顺之年,按现在的生活水准,应该是将老还壮的时光段。可是苍天无情,癌魔侵袭,如今他已骨瘦如柴,起初每吃一口流食都需要喝上一口温开水慢慢送进。然而在当下,喝口水也会吐出。上苍已经把他喝口水的“权利”也毫不留情地剥夺了,他只能靠输液来维持不多的余生。

出身的贫寒,养成了“小老”勤劳善良的品行。在我们兄弟姊妹五个尚小之时,家庭劳力紧缺,农忙时节,“小老”总会抽出时间帮忙。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我们家的收获也有他的一份辛劳。兄弟姊妹多,花钱多,再加上灾难的不断造访,我们家的困苦程度可想而知。校园苦读的日子里,“小老”有时候会背着婶子偷偷地塞给我们块儿八角的,逢年过节也会给三元五元的,对于当时来说,这已经是相当奢华了。

“小老”是一个很专业的渔夫,只要一有空闲,就会肩扛渔网到村子后边的废塘里或村子前面的小河里打鱼,这显然已成了他的业余爱好,我们这些嘴馋的孩子到了他家十有八九会品尝到他烹制的鲜鱼。哪一天如果运气不错,鱼捕多了,“小老”也会毫不吝啬地给我们家送来几条。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们一个个长成了毛头小子。因为种种原因,我和三弟初中毕业后,就先后回乡当上了“小农民”。我身有残疾,多有不便,三弟身体“倍儿棒”,“小老”带着他利用农闲时间,各骑上一辆二八式的加重自行车,从事贩藕、贩鱼、贩黄豆等方面的生意,每趟生意下来也能赚上二三十元的,给予了家庭有力的支撑和补充。

“小老”是一个声音爽朗、性格开朗的“乐天派”,他要是在哪个人群里聚堆,老远就能听到他的大嗓门。哪家的两口子闹别扭,“小老”一出场,几句滑稽开导话,准会让他们破涕为笑。矛盾也好,别扭也罢,自然也就烟消云散、荡然无存。所以,老家有句话,只要陈平(“小老”的名字)到,哪里就热闹。然而,癌魔的咬噬已经让“小老”元气大伤,原来健壮的身躯现在却形如槁木。此时,你若让他高声地喊一嗓子他都会费上好大的力气,他哪还能大声朗朗呢?病魔啊,你太无情了!

虽已至此,但我还是真切地期盼着能有奇迹在“小老”的身上出现,真的不希望也不舍得您走得那么早,多希望回老家的日子还能听到您那熟悉而亲切的笑声。“小老”,保重,我相信您会好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