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好人之城”落地生根
——驻马店《好人365》封面人物引发好人效应
□晚报记者 杨 丽 通讯员 赵成福
每天一个好人,每天一个故事,每天一份感动。每位好人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却用那些微不足道的平凡小事铸就了当代道德的至高点,传播着正能量。由中国文明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五网联盟”同步推出的《好人365》专栏,每天在网上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每一个好人的故事不同,却唱着同一首人生赞歌。
驻马店先后有5人
入选《好人365》封面人物
近年来,驻马店市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开展学习宣传“好人365”人物的先进事迹活动为抓手,全力打造驻马店“好人之城”品牌。去年以来,赵小参、张全收、李到信、彭万军、孙向东5人先后入选《好人365》封面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如一株株立得住、立得久、立得美的蓊郁大树,根植于群众之中,紧扣着时代脉搏,焕发出时代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凝聚力,给城市植入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以他们为代表的“驻马店好人”群体不断推动驻马店成为“好人之城”、“大爱之城”,提升了驻马店城市的文明高度,绽放成动人的“城市风景”。
让“好人365”先进人物事迹
广为人知
为使5位“好人365”先进人物的事迹广为人知,驻马店市文明办坚持用“好人365”人物质朴平实却又义薄云天的行为荡涤人心,改变世风,把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变成具体生动的故事,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可亲、可学,使做好事、做好人成为一种追求、一种自觉。
在市区主要路段安装了200多座可以全天24小时不间断展示的大型公民道德教育宣传栏,将驻马店市荣登《好人365》封面人物的赵小参、张全收、李到信、彭万军、孙向东等各类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图文并茂地进行展播,全市上下对此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开设《好人365》专栏,在驻马店电视台《天中风采》栏目播出50期“好人365”专题报道,每期30分钟,每周连续播出12次,用高频次的宣传力度提升5位“好人365”人物的社会热度。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仁大义全收哥》、《嫂娘》、《天中好人》等情景剧、坠子戏等,深入市直、各县区机关及社区、企业、乡村等,开展“好人365人物故事汇”巡讲、巡演活动,共组织巡演350多场次,现场观众达20万人次。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邀请5位“好人365”人物莅临讲堂,讲述感人故事。近年来,先后举办道德讲堂2500余场,受众约22万人次。着力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和礼遇道德典型的良好风气,完善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机制,市财政每年预算50万元,为“好人365”人物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解决实际困难,在全社会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形成了好人辈出、持续接力的
良好社会氛围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好人365”人物学习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打造驻马店“好人之城”品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2015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文明河南建设推进大会上,我市作了《凝聚向善能量 打造好人之城》的书面经验交流;2015年10月12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以《典型宣传“接地气”,践行核心价值观》为题,对我市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主题学习宣传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在全国各地聚集了一股点赞驻马店道德模范、引领“好人之城”品牌的强大正能量,推动形成了好人辈出、持续接力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好事、当好人、存好心”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市先后涌现了“拳拳之心报祖国”的施一公、“最美农民大叔”李国喜、“残疾人的娘家人”张银良、“身残志坚好保姆”付小粉、“弃婴妈妈”张喜凤、“电工孝子”刘黑、“白衣天使”李素华、“最美海警”张旭、“最美村官”魏华伟等驻马店“平民英雄”。
2015年,我市“好人
“好人之城”已成为
驻马店新的印象标识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引领文明的鲜活载体,就是一台精神文明的播种机。以赵小参、张全收、李到信、彭万军、孙向东等“好人365”人物为代表的我市道德模范群体,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我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之歌。这一路,无数感人故事,无数感人瞬间,无数次地让人泪眼婆娑,激励人们从心动到行动。5位“好人365”人物,为我市打造驻马店“好人之城”品牌,注入了无穷力量。
目前,在驻马店,从城市到乡村,从干部到群众,人们在灵魂深处把赵小参、张全收等“好人365”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上进的动力。“好人之城”已经真正成为驻马店新的印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