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突遭意外
大爱母亲撑起家中一片天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文/图
“妈妈,我给你端杯水,你坐下歇歇吧。”“你肩膀还疼吗?我帮你捏捏。”昨日上午,看着儿子来到自己身边,董凤莲十分欣慰。虽然心中还有很多遗憾,但是现在的生活状态她已经很知足了。
母子俩温馨的场面。
乐观向上的董凤莲。
感恩现在的生活
每天一大早,家住市健康路市二中家属院的董凤莲便早早起床,70岁的她每天都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为学校的学生看管自行车。
“奶奶,你起得好早啊。”“好孩子,要好好学习啊。”看到董凤莲在整理自行车,在这里存车的学生们都会向这位慈祥的奶奶打声招呼。有些孩子知道董凤莲是学校的退休老师,还常常向她请教问题。
“我把在这里存车的孩子们送走一茬又一茬,就像当年当班主任送走学生一样,十分不舍。”董凤莲说,现在孩子们跟她有了感情,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董凤莲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夏中亭以前是某研究所的工程师,夫妻俩是高中同学,感情颇深。两个女儿和儿子夏明听话懂事,一家人生活幸福和睦。
“虽然这么多年吃了很多苦,可我和老伴现在很知足,能陪在孩子身边比什么都强。”董凤莲说,现在她和丈夫都有退休工资,儿子也有低保,两个女儿早已成家。单位和社区对他们一家人很照顾,她很感激。
一场意外改变了命运
一场意外来自29年前。当时9岁的夏明头部和同学发生碰撞,从此左半身行动不便。从那天起,40多岁的父母便挑起了照顾儿子的重担。29年过去了,两位老人的头发由黑变白,却依然守着儿子,用行动诠释着如山的亲情。
“人家的孩子没事,夏明却伤得很重。”董凤莲回忆,当时上小学4年级的夏明和同学课间玩耍,结果两人的头部碰撞在一起,对方碰到了前额,夏明撞到了右侧脑部,出现了抽搐等症状。经过检查,夏明伤到了右脑,影响左侧身体的协调,再也无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生活了。
从此以后,夏明就出现了癫痫、左手萎缩的症状。坚持上到初中二年级,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无奈之下,董凤莲和丈夫只好给儿子办了退学手续。
“孩子出事前学习一直很好,现在虽然智力有限,但他还是很爱学习,经常在网上查阅资料。”董凤莲说,儿子出事后,一家人受到沉重的打击,她常常以泪洗面。两个女儿十分懂事,帮助他们分担家务,让她和丈夫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夏明。
“妈妈,我想上学。”看到别的孩子背起书包去上学,夏明也向父母吵着要去。虽然儿子已经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但是董凤莲和丈夫还是很认真地在家里给儿子上课,教他识字、分辨事物。
不离不弃照顾儿子
“这么多年为了儿子心都操碎了,所有的精力和工资都用在了儿子身上。儿子现在能有这么好的状态,我们做父母的已经很知足了。”夏明的父亲夏中亭告诉记者,儿子出事后,他和妻子四处求医,曾带着他到武汉的同济医院做手术,但是效果不理想。7年前,夫妻俩带着儿子到北京做了第二次大手术。
只要孩子的病有一线希望,夏中亭和妻子就不会放弃。1995年,夏中亭所在的单位搬迁,但是为了照顾儿子,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在市区找了份工作。董凤莲虽然要照顾孩子,但工作也没落下,至今很多学生提起这位性格开朗的外语教师都很敬佩。
在夫妻俩的精心照顾下,已经38岁的夏明可以用右手做些简单的事情,生活也有了起色,但是由于左手严重萎缩,左腿行动也不便,身边还是离不开人。
董凤莲所在的学校对他们一家十分照顾,让退休后的她在家门口看车收取一些微簿的费用。社区工作人员也经常看望他们。董凤莲和老伴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门口看车,这样既能有一份收入,也方便照顾儿子。
懂事的夏明时常出来帮父母,遇到邻居和亲朋还会主动打招呼,是大家眼中善良的孩子。有时候夏明会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他这是在想心事。他说,每天看到那么多人从自己面前走来走去,他都会想人家干什么去?他们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一位坚强的母亲
儿子的情况也让母亲董凤莲变得十分坚强。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每天晚上儿子熟睡之后,她才感觉儿子的病就像梦一样不真实。
退休前,每天给学生上课时,董凤莲都要把压力和伤心放到一边,不想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回到家里,她还要装作坚强,不希望丈夫和孩子看到她的沮丧。那些陪孩子看病的日子,董凤莲一刻都没有松开儿子的手,因为她知道,她就是孩子的希望和依靠。
就在董凤莲天天为儿子的病揪心时,丈夫夏中亭患“皮肌火”病倒了。家中突然又多一个病号,这让母女三人陷入困境。两个女儿虽然很懂事,但还年幼。董凤莲只得一边照顾儿子,一边给丈夫治病。
当时,夏中亭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家中所有的负担都落在董凤莲身上。
这位坚强的母亲没有向生活妥协,她毅然擦去眼泪,每天奔波在医院、学校和家之间。虽然董凤莲经常出现眼前一黑的情况,可她不愿就这样倒下,因为她知道,自己好好的,就是全家人的希望。
夏中亭常说,如果当年没有妻子,这个家也许就散了。回想起妻子每天要给学生上课,回家要照顾两个病号,还要四处求医,他很感动。
在儿子夏明的眼中,妈妈永远是对他最好的那个人。只要看到妈妈在身边,他就很有安全感。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董凤莲是一位英语老师,儿子出事时正是她人生的黄金阶段。就在那时,这位老师的头发好像突然白了。
在学生的眼中,董凤莲是位好老师,虽然家里发生了那么大的变故,但她从不表现在脸上。很多同学开始都不知道董老师家里出了事。
“董老师很坚强,有一次我去送作业时看见她偷偷抹眼泪,但她从来不在我们面前哭。”一名董凤莲教过的学生说,他们现在也是董老师当年的年龄,同学们每次聚会都会说起这位好老师。提起董老师的坚忍和大爱,同学们对董老师都充满了敬佩。
“我小时候最调皮了,经常请家长,但是董老师总是很耐心地教育我。”市民陈先生说,有一次他因为调皮被董老师喊到了办公室里,但董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帮他把衣服整理好,系上松开的鞋带。
“孩子,你那么聪明,学习成绩也不差,为什么要做出格的事呢?你现在正是学习的时候,应该抓住机会,要不然长大了会后悔的。”陈先生说,董老师说到此处眼眶都湿了。他当时以为老师是为了让他好好学习,现在想起来董老师可能是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才会这么动情地教育他。
从此以后,陈先生改变了以前的学习态度,收敛了张扬的性格,学习成绩有了进步,最后考入了理想的学校。至今,陈先生都记得董老师对他的教诲。他说,是董老师温暖了他的心,让他走出误区,有了现在的成就。
多年后,董凤莲教过的学生对这位老师记忆犹新。有些才知道老师家中情况的学生还自发去看望她。
希望儿子能自食其力
调皮的夏明有时候也会给母亲开玩笑,称他又忘吃药了。看到母亲焦急的样子,他就会憨厚地笑起来,然后说出实情。
“这孩子知道心疼我,每天都会给我送热水。怕我冻着,他就拿着自己心爱的小被子给我盖上,过年过节还给我和老伴发红包呢。”说起儿子,董凤莲充满爱意。
因为有低保,每个月,夏明就会到他家对面的银行取一些钱,然后装到红包里送给家人。
“我现在攒1000多元钱了。”夏明悄悄地说。
“这孩子,现在唯一的爱好就是收藏和看书。虽然只有小学生的智力,但是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夏中亭说,儿子没事就在家研究钱币。虽然不指望孩子挣钱,但这是孩子的爱好和精神寄托,他和妻子都很支持,希望儿子能在这些知识中得到快乐。
已经38岁的夏明就像一个小学生,天真、善良。只要见过的人,他基本都认得,还会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
现在,董凤莲还要抽空到北京帮女儿照顾孩子。因为两个女儿小时候受了不少委屈,她想在有生之年把对女儿的亏欠补回来。同时,她也希望女儿以后能照顾夏明。
“希望他能自食其力,能分辨是非,这样以后我们走了也放心了。”董凤莲说,只要孩子们都好好的,父母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