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正阳县傅寨乡傅寨村
感受古村的沧桑变迁
开栏语: “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文艺范的一句话,出自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一句“记得住乡愁”,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记忆中的一个老村落,一种民俗风情,抑或是一段亲切的声响、一道难忘的美食。它们拨动心弦,构成我们世代传承的故土亲情、精神依恋。
“记住乡愁”对我市发展中的各县乡村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我市各县的村庄中有哪些历史故事,伴随着发展,又出现了哪些特色和亮点?即日起,本报推出《记住乡愁——特色乡村探访》栏目,讲述我市特色乡村的故事,同时也见证我市乡村的历史变迁。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文/图
正阳县傅寨乡傅寨村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村庄,京汉官道从该村通过。时至今日,该村还能找到不少当年的历史遗迹。
昨日,记者走进正阳县傅寨乡傅寨村,感受着乡村的那份宁静。
“这个村的人大都搬到街上去了。”该乡党委秘书朱建中说,这里留下一些旧房屋,一些老人在村里居住。
“傅寨村原来叫保和寨。保和寨是清道光年间乡绅付灿云建的私人庄园。”今年48岁的村民赖大利指着寨墙说。
赖大利说:“我奶奶付纯清是付灿云的后人。据奶奶讲,当年付家宅院占地700多亩,四周是一道道的寨墙和一条条寨沟。大寨套小寨,寨寨相扣,大门掩小门,门门相连,民间有‘七道海子八道门,中间住个付灿云’的说法。”
“你看这块石碑上还有‘保和寨’三个字。”赖大利说,这块碑是他3年前从地下挖出来的。
“这几间房屋是付灿云后人扒掉重建的。”朱建中说,现在房屋破旧已经没人居住。
记者还在该村看到三间老屋,窗户是老式的,大门的铁锁周围镶嵌着图案。
记者在傅寨村还能看出城墙的大致轮廓,还能找到很多陶瓷残片。身临其境,仍可领略当年的恢宏气势。古老的水井、土楼等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历史。
据该村一80多岁的老人说,付灿云在当地群众中口碑较好,生前积德行善、扶危济困,还曾被皇上赐予“双千倾”金牌。
傅寨乡党委秘书朱建中说,如今,富裕起来的傅寨人不忘家乡,纷纷回乡搞开发、修道路、建市场、扶危济困等。
“虽然保和寨的原貌已不复存在,但是,富裕起来的赖大利等人在傅寨村的原址上正积极打造保和寨生态旅游观光区,目前正在兴建中。该园区占地700亩,总投资800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我们都非常期待。”朱建中说。
“我打算尽最大可能复原保和寨。”赖大利说,让保和寨重现当年的面貌,让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代代相传,成为村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