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头河已实现试验性通航
今年启动溱头河开发工作
填补我市域内水路货物运输的空白
□晚报记者 滑清泉 通讯员 李振新
本报讯 “溱头河试验性航道自试运行以来,运输效能已经显现,再次证明了我市发展内河航运的潜力。”3月16日,在全市航务海事工作会议上,市海事局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做好溱头河开发的勘察、可行性报告等工作,为我市航运事业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全市省际运输船舶运力增加迅猛,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去年底,全市拥有省际运输船舶876艘,比2010年底新增运力256.5万载重吨,新增的船舶均以标准化船舶为主。船舶总运力名列全省前茅。
与此同时,溱头河实现试验性通航。“溱头河曾经长期通航,是西南部重要物质运输的主要渠道,曾以汝南夏屯为中心港,成为京广铁路货物集疏的重要通道,为流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位负责人说,直到1958年修建宿鸭湖水库,汝河航运才成为历史。
2012年至2014年,经过努力,溱头河最终实现试验性通航,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航道断流以来,我市水路运输实现的首次复航。该航道实现复航,既填补了我市水路交通货运的空白,又可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运输成本,实现节能、绿色、环保运输,对促进构建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开发溱头河至宿鸭湖航道,将填补我市域内水路货物运输的空白,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促进新的行业发展。”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市海事部门将采取措施,尽快做好开发前期的勘察、图纸设计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制作等,做好溱头河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