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3月07星期一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6-03-07 09:06:35  

 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以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构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国务院编制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摘要】

积极稳妥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降低主城区人口密度。重点疏解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部分教育医疗和培训机构、部分行政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高水平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规划建设集中承载地和“微中心”。

构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优化产业布局。北京重点发展知识经济、服务经济、绿色经济,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天津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河北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新型工业化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

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线路建设,加快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郊)列车,客运专线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提升国省干线技术等级。构建分工协作的港口群,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立海事统筹监管新模式。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构建航空运输协作机制。

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削减区域污染排放总量。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气化工程,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以上。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联合开展河流、湖泊、海域污染治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区管理,建设永定河等生态走廊。加大京津保地区营造林和白洋淀、衡水湖等湖泊湿地恢复力度,共建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

建设区域人力资源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衔接区域间劳动用工和人才政策。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鼓励高等学校学科共建、资源共享,推动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区域内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支持开展合作办医试点。实现养老保险关系在三省市间的顺利衔接,推动社会保险协同发展。

 

【解读】 

非首都功能要有序疏解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良称,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不是一哄而散,而是要有序地疏解。那么就需要建设好副中心,这样才能更合理地承接从首都转移出来的功能和人口。

朱良认为,京津冀要有一个合理的分工,不是同质化的竞争,而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条件,在整体框架下互相配合、协同发展。京津冀要想协同发展,必须有良好的交通网来支撑,也就是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网都需要跟上,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流和物流的合理高效流动。

在一个区域里,环境污染不是按照行政区划来切分的,而是一个区域性问题。所以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也要有区域性的整体考虑,建立区域性环境监测网,才能更好地发现污染源,建立统一的环境污染监测网才能更好地治理环境污染。

在首都聚集了大量非首都功能,主要是因为人口的聚集,而人口的聚集是因为人口的福利和人才政策问题,使北京成为一个吸引人的聚集点。要想疏解非首都功能,让京津冀更好地协同发展,必须有一个统一的人才政策,让人才在京津冀乃至全国合理地流动和分配。

地级及以上城市

空气优良天数超80%

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23%

【摘要】

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解读】

降低能耗也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要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家缺水量。水资源专家李复兴表示,石油可以进口,但水不可以。

当前,我国生产发展能耗偏大,特别是水资源消耗问题,没有干净可用的水,更谈不上饮水安全,未来国家降低能耗也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表现。

在水环境方面,水污染比大气污染更严峻、更重要,水污染影响整个生态链,土壤污染、植物污染、水污染不但影响健康,而且影响生命安全,所以需要特别关注。我国在加快城镇化发展、建设,城市前期规划应以水为中心,不仅要治理大江大河,水资源的“毛细血管”也要治理,深入县、乡、村。

北京“十三五”规划

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

纾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800平方公里。

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同步转移,降低产业发展对人口增长的依赖。严控城六区人口规模,通过非首都功能疏散、严格控制居住和产业用地规模等方式,逐步降低人口密度。

京津冀将建社保一卡通

记者获悉,未来五年北京将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重点,推动实现三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推进建设京津冀社会保障一卡通。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措施,推动京津冀医疗保险定点机构互认,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京津冀将组建高等学校联盟

北京将推进中心城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远郊区和周边地区辐射,推动一体化学校、集团学校、联盟学校在课程教学、文化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共建共享。

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通过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向外疏解,探索建立京津冀职业教育集团。

鼓励支持在京高校通过合作办学、学科共建等多种模式,开展区域教育合作。支持组建“京津冀高等学校联盟”,促进高教科研资源共享。

推动三条产业带协同发展

未来五年,北京市将沿京津走廊,强化京津冀地区科技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功能,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

沿京广线,统筹利用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的良好生态环境,以丰台园区、石景山园区、门头沟园区、中关村南部(房山)科技创新城等为节点,强化科技创新资源向南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沿京九线,推动沿线地区转型升级发展。

res01_attp.jpg 

【北京“十三五”规划】 公交行业清洁能源车比例达到70%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煤标准)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都达到国家要求。

以治理PM2.5为重点,继续推行控车、减煤、治污、防尘等措施。

更环保地使用车辆,淘汰国2以下标准老车,公共交通行业清洁能源车比例争取达到70%

基本实现能源清洁转型,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900万吨以内。更有效地管控生产排放,治理扬尘。

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比“十二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9.8%;全市污水处理率大于95%;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