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3月01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3月1日起一些新规影响你我生活

发布时间:2016-03-01 08:49:03  

 

yangf160260.jpg 

我国首部反家暴法“亮剑”、物权法司法解释“释疑”、广告管理新规强化公益广告展示……3月1日起,一批涉及民生的新规开始施行,将影响你我生活。

 

反家暴法“亮剑”:

监护人实施严重家暴将被撤销资格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3月1日起正式施行。反家暴法明确,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委会、村委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这意味着我国对失职监护人资格的撤销将“动真格”。

与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条款相比,反家暴法首次明确了“暴力侵害”的特征,让司法实践的操作性大大增强。

为了防止失职监护人故意“甩包袱”,反家庭暴力法特别指出,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抚养、扶养费用。

反家暴法还要求,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若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家暴或疑似遭受家暴,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要对报案人的信息保密。

物权法司法解释:

预告登记后“一房两卖”无效

开发商“一房两卖”,怎么办?3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为老百姓解决财产纠纷提供了又一重法律保障。

该司法解释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动产登记与物权确认或基础关系争议、预告登记效力、特殊动产转让中的“善意第三人”、发生物权变动效力的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范围、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司法保护,以及善意取得制度等六方面。

物权法规定,购房者可以就尚未建成的住房进行预告登记,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但是,许多开发商存在“一房两售”甚至“一房多售”等问题。对此,司法解释明确,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依照物权法的上述规定,认定其不发生物权效力。这意味着,只要买房时做了预告登记,开发商私自把已出售的住房再次出售或者进行抵押的行为,将被认定为无效。

广告管理新规:

网站客户端须在显著位置展示公益广告

3月1日起,《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

办法规定,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经营性网站等应当每天在网站、客户端以及核心产品的显著位置宣传展示公益广告。广播电台、电视台按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规定的数量,在每套节目每日播出公益广告。中央主要报纸平均每日出版16版以上的,每月刊登公益广告总量不少于8个整版;平均每日出版少于16版多于8版的,每月刊登公益广告总量不少于6个整版;平均每日出版8版以下的,每月刊登公益广告总量不少于4个整版。

办法要求,公益广告应当价值导向正确,体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内容应与商业广告内容相区别;商业广告中涉及社会责任内容的,不属于公益广告。

节能监察办法:

节能不达标将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旨在提高节能监察效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节能监察办法》3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详细对违反节能法律规章行为的处置,以及监管部门的工作规范等做出了规定。

被监察单位有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节能标准行为的,监察机构将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直接予以处罚的除外;有不合理用能行为,但尚未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监察机构将下达节能监察建议书,提出节能建议或者节能措施。

若被监察单位在整改期限届满后,整改未达到要求的,监察机构将把相关情况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记录;被监察单位仍有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用能行为的,由节能监察机构将有关线索转交有处罚权的机关进行处理。

各地新规亮点频出

广东

禁毒条例要求

当场验视非信件物品

 

《广东省禁毒条例》3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物流、邮政、快递企业对托运人托运的物品和寄件人交寄的非信件物品,应当场逐件验视内件;托运人、寄件人拒绝按规定出具真实有效身份证件、不如实填写托运单、寄递运单或者拒绝验视的,不予承运、收寄。

近年来剧毒物质被违规收寄,污染其他快件等事件的发生对寄递物流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国家标准31日起施行,这将推动落实100%先验视后封箱、100%寄递实名制、100%X光机安检等制度保障。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这一标准是社会综合治理的新突破,也是标准化的新亮点。这个标准统一实施后,数据规范会统一规范综治信息的采集,案件、事件流转这些工作,推进人、地、物、事、组织等信息的动态管理,实现部门间业务数据的快速交换,关联比对、资源共享,为我国建设综治信息系统提供技术规范,也提供技术支持。

 

杭州

救人者再也无须“自证清白”

31起,《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救助者无须再自证清白,被救助人主张其损害是由救助人造成的,或者主张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未尽合理限度注意义务加重其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举证责任。

河北

损害环境终身追责

 

31起施行《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将重污染企业搬出城市建成区和生态红线控制区。重点削减工业用煤和民用煤使用量,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在落实大气环境保护监管责任过程中不履职、不当履职、违法履职,导致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责任人将追责。

 云南

 设人体器官捐献救助金

 

《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3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为了救助经济困难的捐献人家庭或者接受人,省红十字会应设立人体器官捐献救助金,用于救助经济困难的捐献人家庭或者接受人,并每年向社会公布人体器官捐献救助金管理、使用等情况,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