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鲁 峰
王店大装有着独特的本土风格,其造型典雅,形式优美,加上铿锵有节奏的吹打乐相伴,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俗特征。大装形式独特,人物装饰以古戏装为主,每架大装均有一个主题,把青少年和儿童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扎立其上,多者10余人,高可三层数丈,并按戏剧情节,作出各种姿势。大装每次出演三至五架不等,有近百人参与,各有分工,以行进展示为主。演员如腾云驾雾,凌空站立,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当天出演的是《龙凤呈祥》、《劈山救母》和《七星庙》三个剧目。剧中的扮演者全是8~13岁的儿童。
2015年,王店大装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的大装表演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演员们面对镜头毫不羞涩,摆出各种造型让摄影师拍个够。
表演大装,安全是第一位。出装前,有专人检查安全设施,保证演出万无一失。
每年这个时节,准备大装的院落就被十里八乡赶来看热闹的群众围个水泄不通。
每年正月二十是王店镇古刹大会的日子。每到这时,王店大装就会如期与观众见面。整个集镇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大装分三层,高5米有余。下层的演员直接站立,上面两层的小演员由老艺人用布带将他们紧紧地捆扎在铁架上。
从化妆、绑装到出装大约需要4个小时。出装时,锣鼓、舞龙、旱船以及皇杠在前面开道,三架大装紧随其后。表演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气氛热烈。
小演员们为《劈山救母》主角沉香梳理发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