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永威
一年前,29岁的市民赵彤是个不折不扣的“手机控”。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手机看看。可在前不久,赵彤摆脱了“手机控”的毛病。
赵彤称,前不久,她在微博上看到一组图片:一个小女孩回到家后,妈妈一直低着头,抱着手机,没有了往日的嘘寒问暖;跟着妈妈一起参加聚会,看到的却是大人们各自刷着手机屏幕。小女孩的内心充满沮丧和疑惑,便去问爸爸,结果,爸爸也跟所有大人一样,只顾抱着手机。最后一张图片,小女孩流下了眼泪,图上配了几个醒目的字:“大人们都是怎么了?”看到这组发人深思的图片,赵彤久久不能平静。
“手机控”成为当下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如今,人们每天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刷屏幕。对于“低头党”来说,这是一天之中必修的“功课”。不管是早晨醒来,还是入睡之前,一定会刷屏幕。
现在的人有两个不同的形象,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另一个存在于现实世界。长期如此,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网上的我们越来越活跃,现实中的我们却越来越孤僻寡言;网上的好友越来越多,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却越来越少;在网上我们可以向陌生人倾诉一切,现实生活中的知己却所剩无几。
在赵彤看来,“手机控”的背后必定隐藏着“虚荣心”。我们不断刷着手机屏幕,有时只是为了等待别人的一个赞;我们不断上传自拍的照片,有时只是为了看到别人的一条评论;我们不断转载趣闻与笑话,有时只是为了让别人增加对自己的关注。我们所做的这些,常常是为了满足一颗虚荣的心。
赵彤曾经问一名好友:“如果你出去不带手机会怎么样?”好友说:“如果不带手机,我会感到心里空空的,会坐立不安、浑身不自在。哪怕手机不开机,只要带着,就会觉得很踏实。”
“每天被手机控制着,太浪费时间了。”赵彤说,大家不妨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陪陪老人、孩子。现在,赵彤有空时会看看书,陪家人说说话,和朋友聚会时也不翻看手机了。
赵彤说:“我看过一本关于习惯养成的书。要想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并不难,只需要坚持21天。比如我们想养成早起、早睡、晨读、晨跑、远离电视等习惯,只需要21天就可以把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转化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愿意改变,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积极而富有正能量的生活状态。”
“手机是获得便利、建立沟通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确认识、理性对待手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积极、快乐、健康的人生。”赵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