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3月01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慎用表情包 美国12岁女孩摊上官司

发布时间:2016-03-01 08:30:40  

daih160246.jpg 

美国一名12岁女孩在社交媒体上使用“手枪”、“小刀”等表情符号,被解读为意图威胁他人,可能面临刑事指控。这桩案件给美国法院判案带来新的难题:在判断是否存在威胁时,如何看待含有暴力信息的表情包?

闯祸:意图威胁?

随着智能手机和电子设备普及,人们在网络聊天、发帖时频频使用各类表情包,例如笑脸、玫瑰、太阳,甚至菜刀、炸弹等。然而,美国一名12岁女孩却因使用暴力表情符号,涉嫌威胁学校,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美国《华盛顿邮报》227日报道,事情起因于20151214日,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悉尼·拉尼尔中学一名行政人员发现,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含有威胁信息的帖子,于是对校内学生展开调查。

最终,IP地址指向一名12岁女学生,该学生随即承认冒用他人账号发帖。由于涉及未成年人,美国媒体没有公开她的姓名。

据了解,这名女学生在帖子里写道“星期二在图书馆见我”,并在后面附了手枪、小刀、炸弹三个表情符号。201512月下旬首次在未成年人法庭出席听证会。由于听证会未向公众开放,眼下尚不清楚这桩案件的具体进展。

挑战:解读各异

随着表情包日益普及,大多数人是以开玩笑的轻松态度使用表情包,但如何判断发帖者的真实意图,给警方办案和法庭审理带来新的挑战。

美国近年来涌现多起与表情包有关的案件,司法部门尚未就表情包是否可作为证据达成一致看法。去年,纽约市17岁少年奥西里斯·阿里斯蒂被指控为发布恐怖威胁。阿里斯蒂先前在脸书社交网站发帖时提到“他要被打倒”等字样,后面附了一个“警官”和3个“手枪”的表情符号。检方认为这组表情显示此人威胁袭警,但大陪审团最终裁定不起诉阿里斯蒂。

一些专家分析,表情符号并未设定明确含义,每个人的用法都可能不同,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也可能不同。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