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天价鱼”涉事饭店被关停
当事人希望公布用餐完整视频
17日晚,哈尔滨市松北区“天价鱼”事件专项调查组公布阶段性调查情况,称经深入调查,针对目前已核实的涉事饭店存在不以真实名称提供服务、餐饮许可证过期等问题,松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并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行政处罚。
松北区“天价鱼”事件专项调查组阶段性调查称:“该事件暴露出我们对餐饮等行业监管还存在缺失,管理上还不到位。我们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绝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服务,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
调查组表示,诚挚感谢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欢迎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人工养殖鳇鱼。
变调
调查组:经营许可证已过期
在调查组的消息发布之前,松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孙柏森简短说明了调查的情况:“当事人联系上了,可能明后天会有调查结果。涉事饭店的餐饮经营许可证的确过期了。”
调查组17日晚发布的消息称,涉事的“北岸野生渔村”存在不以真实名称提供服务、餐饮许可证过期等问题,松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并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行政处罚。
调查组称,该事件也暴露出当地对餐饮等行业监管存在缺失,管理还不到位。今后我们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绝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服务,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
200来字的消息,用孙柏森的话来说,就是几个关键词:过期、停业、监管。“餐饮经营许可证过期了,停止经营活动,以后加强监管”。
质疑
希望公布用餐完整视频
昨天,记者尝试与“失联”多日的陈岩再次联系,仍未果。与陈岩熟识的一位人士表示,当事人仍希望公布当日用餐完整视频。
这位人士表示,就整个事件而言,陈岩的态度已在此前的电视台调查视频中表明,即要求哈尔滨方面将事件发生时的视频保留下来,公之于众。特别是目前发布的视频前15分钟的,能说明一切,一旦公布,将真相大白,谁先动手打人、谁当着警察的面打陈岩的头,都能看到。
此外,陈岩的家人、同事也因媒体紧追受到很大压力。
“老是被人误认为他逃避,实际上他受的干扰太多了,记者天天堵,他怎么能正常上班?怎么正常生活?”与陈岩相熟的朋友坦言,遇到这事,“失联”亦是无奈之举。
对于此前陈岩所质疑的一些问题,调查组17日晚发布的消息中,没有提及。比如,陈先生所说的在与饭店的冲突中,是对方先动的手,出警的民警也的确叼着烟。
再比如,陈岩称,当天看完冰雕后,被导游和司机带到了这家饭店,导游和司机与这家饭店之间有没有瓜李之嫌?
专家
饭店鳇鱼是养殖的
一位野生动物领域的专家在看了涉事饭店出售的鳇鱼图片和视频后表示:“很容易看出渔村所出售的鳇鱼为养殖的鳇鱼。”
黑龙江鳇鱼一级批发集散地的一位负责人称,市场出售的鳇鱼分为纯野生鳇鱼和网箱养殖鳇鱼两种,如果是养殖鳇鱼,一级批发市场的价格为每公斤15元左右,二级市场每公斤加价10元左右;如果是野生鳇鱼,一级批发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40至160元,二级市场价格每公斤240至260元。
鳇鱼也叫鲟鳇鱼,有淡水鱼王的美称,是一种主要产于黑龙江水域的大型食肉性鱼类。1998年联合国华盛顿公约将鲟鳇鱼认定为濒危物种。野生动物专家表示,鳇鱼虽是濒危动物,但是没有入选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因此可以被买卖和销售。
调查
当地5家酒店
鳇鱼每公斤176元至256元
16日,当事的“北岸野生渔村”酒店依然开张,但老板不在,几拨记者都未能采访到。在“北岸野生渔村”酒店大厅内,被网民称为“天价鱼”的796元/公斤的鳇鱼的价格仍然没有变化。在一个标有“店长推荐惊爆价”字样的易拉宝上,列有20多种鱼的售价,鳇鱼以796元/公斤的价格位居榜首,在鱼肉单价的旁边写着“因为稀有,所以名贵,因为野生,所以健康”。
“你要是采访,我们老板不在,坐旁边等会儿吧。媒体曝光‘天价鱼’后,对我们的生意影响不小。”当得知记者是来采访时,刚才还很热情的服务员情绪顿显低落。
在距离“北岸野生渔村”不远的哈尔滨市松北区中源大道上有多家主打鱼的酒店,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吃鱼一条街”。记者随机走访了5家酒店,其店内销售的鳇鱼价格为每公斤176元至256元不等。据这几家酒店的服务人员介绍,他们销售的鳇鱼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野生的太少了。
与“北岸野生渔村”一路之隔的“龙华渔村”酒店服务人员介绍,这里的鳇鱼烧土豆是招牌菜,做得很“地道”,单纯鳇鱼肉的价格是每公斤196元。当记者问“北岸野生渔村”的鳇鱼为何那么贵时,饭店服务人员说:“可能是进货渠道不同吧。”
评论
调查难度到底多大?
连日来,随着媒体披露的信息逐渐增多,舆论几度发生反转,有关“天价鱼”的话题持续发酵,一起春节期间的消费纠纷,为何成为全国关注的话题性事件?
15日晚,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公布初步情况通报为“明码标价无违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鱼的价格由商家按照实际情况自行拟定,并通过市场竞争最终形成,所以此事不涉及价格欺诈。只有在价格明显偏离物品本身价值或对百姓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时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才会进行指导和调控。
官方表态不但没有打消公众疑虑,反而成了“扬汤止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许就是后续调查进展过于缓慢,远远慢于媒体的调查披露,错过了有效引导舆论的时机。
16日,“天价鱼”事件再次“反转”,一度“失联”的当事消费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饭店点菜单下面签字造假,这让由市场监管、旅游以及公安等多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再度陷入尴尬。
为何涉事饭店所售的鳇鱼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商家,而还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为何网上“点评”口碑较差的“高价”餐厅仍然客源不断?“虚高”的价格中是否隐含了“黑色产业链”?
调查的难度到底有多大?舆论的风向为什么总是被媒体带着跑? 对于不太了解的问题,如果官方不能“一锤定音”,公众往往习惯从其他只言片语或是自己的一些经历中去寻找答案。网友围观吐槽“天价鱼”,根源在于大家对涉嫌“被卖”、“宰客”等现象的深恶痛绝,甚至是对一些地方及相关部门市场监管能力的不信任。
截至17日16时,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黑龙江)的页面已经无法登录查询;国内某知名点评网站也已被愤怒的网友“攻占”,各种恶评充斥;多路媒体人马聚集冰城,深挖各类线索……
希望有关部门不要让“真相”飞得太久。
回放
游客:哈尔滨吃鱼被宰
商家:实收7200元钱
14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游客在哈尔滨吃鱼被宰上万元的消息,在节后上班第一天,刷爆了网络。一位自称来自江苏常州、名叫陈岩的网友发微博说,春节去哈尔滨,被导游带去一家叫“北岸野生鱼村”的饭店,两桌吃了1万多元。
陈岩在微博中写道,贵倒也罢了,店家还乱写鱼的斤两,明明吃了5公斤,埋单时却成了7公斤,与店家理论,店家打人,打了110也不管用,最后被迫结账。
此事一出,热度迅速在微博上蹿升,有不少网友质疑,陈先生所吃的究竟是何种鱼,竟然卖出天价?不少网友对商家进行了口诛笔伐,甚至上升到地域攻击。
14日下午,自称叫陈岩的人删去了此前发布的爆料微博,同时发了这么一条说明:谢谢大家的关注,我发帖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以后出游千万要小心,以免受损失。同时也不想被过多打扰,所以删帖了。更希望不良商家也改变一下经营方式。(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