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朝鲜“导弹威胁”日本也要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计划组成“宙斯盾”、“萨德”、“爱国者”三层反导体系
连日来,美国可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消息引发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严重关切。据日本媒体最新报道,日本防卫省也正在考虑引进“萨德”系统,与本国升级后的现有反导系统一起组成三层反导体系,应对朝鲜“导弹威胁”。
日本现有反导示意图。
拟添2艘
“宙斯盾”驱逐舰
据时事通讯社报道,在朝鲜本月7日发射“远程火箭”后,日本开始加快建设本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计划增加“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的数量,同时升级其搭载的拦截导弹型号。
当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6艘“宙斯盾”驱逐舰,其中4艘搭载有“标准-3”Block-1A拦截导弹。日本防卫省准备到2020年再添两艘“宙斯盾”驱逐舰,并且将拦截导弹升级到“标准-3”Block-2A型,以扩大防御范围。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目前日本需要部署3艘“宙斯盾”驱逐舰,以保护日本全境,而在完成拦截导弹升级后,只需1艘或2艘“宙斯盾”驱逐舰。
着手研究
技术性能及成本
此外,日本防卫省还在考虑引入美国“萨德”反导系统,正着手研究这一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运行成本。
“萨德”系统全称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可在大气层内外拦截来袭的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是美国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军事技术角度来说,日本考虑引入“萨德”系统,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现有两层反导体系的漏洞,构建更为完善的三层反导体系。
在日本现有两层反导体系中,第一层是在海上靠“宙斯盾”驱逐舰发射“标准-3”导弹拦截,拦截高度超过100公里;第二层是大气层内低层拦截,在陆上靠“爱国者-3”导弹拦截,拦截高度低于20公里。
设置第二层拦截系统是为了防止第一层体系出现失误,但实际上,单凭“爱国者-3”导弹不足以在低空击落中程弹道导弹,比如朝鲜的“劳动”型导弹,因为这类导弹在重返大气层后速度太快,每秒可达3至7公里。
鉴于“萨德”通常负责在20公里至150公里高度拦截来袭导弹,日本希望借助这样的拦截系统,上接“宙斯盾”反导系统,下接“爱国者”反导系统,构成一个三层反导体系。
■ 分析
日本部署“萨德”还需过两关
这并非日本首次传出要购买“萨德”系统,日本对这一系统的兴趣由来已久。
2008年,“萨德”系统在美国本土投入使用。仅一年后,日本《每日新闻》就曝出新闻称,防卫省正在讨论向美国采购“萨德”事宜,但后来遭防卫省否认。
一是确定部署地点。由于“萨德”系统所用雷达会释放出强烈的辐射波,只能部署到沿海等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二是经费问题。“萨德”系统耗资不菲。美国国防部早些时候曾研究向卡塔尔出售两套“萨德”系统,金额高达5000亿日元(约合44亿美元)。
此外,观察人士认为,日本考虑引入“萨德”系统,除了军事防御方面的考虑外,还存在强烈的政治因素,比如进一步巩固日美同盟关系、强化对周边国家的威慑等。
■ 链接
中方:“萨德”超出朝鲜半岛防卫需求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对美方有可能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表示严重关切。
洪磊说,众所周知,“萨德”反导系统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其X波段雷达监测范围远远超出半岛防卫需求,深入亚洲大陆腹地。这不仅将直接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也将损害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中方的立场十分明确,我们坚决反对有关国家利用半岛核问题侵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
洪磊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方将坚持推进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同时,我们决不允许自身的正当国家安全利益受到侵害。中国的正当国家安全利益必须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
洪磊最后指出,我们认为,半岛核问题的焦点在美朝之间。我们敦促美朝双方坐下来进行沟通和谈判,探讨如何解决彼此合理关切,最终实现我们都希望的目标。
■ 延伸
美核潜艇参加韩美联合军演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北卡罗来纳号”于2007年5月服役,艇长
据韩媒报道,韩国海军方面15日表示,美国“北卡罗来纳号”核动力潜艇参加了韩美于13日至15日在韩国东部海域举行的联合潜艇演习。这是美国继B-52战略轰炸机后,又向朝鲜半岛派出的战略武器。
韩国海军介绍,在此次演习中,韩美海军的潜艇提升了对敌军潜艇的探测、识别、跟踪及攻击能力。韩军“金佐镇号”潜艇(1800吨级)也参加了演习。
在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四天后的1月10日,美国向朝鲜半岛派出B-52战略轰炸机,时隔1个多月又派出了具有破坏力的战略武器。
另据消息,韩美海军将于17日举行韩国P-3海上巡逻机和美国P-8波塞冬海上反潜巡逻机各1架参加的联合演习。下个月,美军将派遣“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参加“关键决断”(KR)和“鹞鹰”(FE)韩美联合演习。
“斯坦尼斯号”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排水量为10.3万吨,搭载美国海军F/A-18“大黄蜂”战斗机、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E-2C“鹰眼”预警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