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2月15星期一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阎肃走完艺术人生 享年86岁

发布时间:2016-02-15 08:15:35  

 60余载创作千余部(首)作品传世

阎肃走完艺术人生  享年86

《敢问路在何方》传唱至今

20162123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在京病逝,享年86岁。阎肃的儿子阎宇当天早上749分在微博上发布了父亲去世消息:“不得不在春节假期向各方报告,如按阎老的习惯肯定是不愿在这特殊时间打扰大家的,真的很抱歉!我父亲阎肃,于今晨,2016212晨平静地离开了尘世。很平静,没有任何痛苦,就像睡着了一样。老爸可能觉得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所以就这么离开了。我们无力改变命运。再次为打扰大家深深抱歉!”

daih160212.jpg 

201110152011年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阎肃向现场观众致谢。

daih160211.jpg 

20141118,歌剧《江姐》赴空军驻福州部队巡演,阎肃和第五代“江姐”王莉(左二)、伊泓远(右一)、曲丹(左一)一起探讨舞台表演。

daih160213.jpg 

2010725,在北京举行的阎肃作品音乐会上,阎肃(右)与《军营男子汉》的作曲姜春阳一起演唱《军营男子汉》。

人物生平

 

阎肃,原名阎志扬,河北保定人,19305月出生,19536月入伍。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分队长、空军政治部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等职,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荣誉主席。

60多年来,阎肃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还参与策划了《祖国颂》等100多场重大文艺活动。20159月,阎肃在完成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创演任务后突发脑梗,随后陷入深度昏迷。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岁月留声不留人,当《敢问路在何方》在猴年春节经历了又一轮的传唱后,这首歌词作者——著名艺术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安然离世。

12日清晨,阎肃的儿子阎宇将父亲去世的消息发到朋友圈“很平静,没有任何痛苦,就像睡着了一样。”他向大家致歉,“按阎老的习惯,肯定不愿在春节打扰大家,真的很抱歉!”

“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中国空军官方微博将老人的离世评价为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

在儿子眼中,他是朋友、战友;在同事和朋友们的描述中,他是一个“老顽童”,可爱又风趣。

写经典

军旅豪迈也有深情浪漫

阎宇说,父亲十分喜欢杜甫和李商隐的诗,喜欢杜甫是因为他有传统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思,而性格中的隐忍和浪漫,让他对李商隐的诗颇有共鸣。

家国和浪漫,也正是阎肃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闪耀出的光芒。

1953年,时年23岁的阎肃入伍,并进入西南军区文工团(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前身),随后的数十年里,红色成了他作品的底色。

上世纪60年代初创作的歌剧《江姐》,不仅红遍大江南北,更在当时的年轻人群中形成潮流。196411月,被歌剧《江姐》感动的毛泽东在中南海单独接见了阎肃,并送给他一套《毛泽东选集》。

在红色经典和军旅豪迈之外,阎肃的深情和浪漫也烙入了86版《西游记》的11首插曲中。

《敢问路在何方》自不用提,还有“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的《天竺少女》,“香茶一盏迎君到,星儿摇摇,云儿飘飘”的《何必西天万里遥》,“我柔情万种,他去志更坚,只怨今生无缘”的《相见难别亦难》……

这些歌的曲作者许镜清在阎肃病后写道:“老先生知识渊博,妙笔生辉。他对《西游记》的故事了如指掌,无论提到什么情节,他都非常迅速地知道该写什么歌词。每首歌词都写得非常漂亮。”

即便如此,老人没有请人为自己著书立传,他更相信历史的眼光。

阎宇回忆,多年前,一位朋友想要一首父亲写的歌,但老人对这首歌印象已不是很深,草稿也找不到了。阎宇有些纳闷,你写的歌怎么能没留呢?没想到老人家一连串反问:我留它干吗?如果能留下,那它自然会留下,留不住,我留着又有什么用呢?“床前明月光”是李白自己留下的吗?那是老百姓的嘴为他留下的。

接地气

熟悉词牌不了解名牌

虽被称为“一代艺术大师”,但阎肃在亲友的眼里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

谈起对父亲的印象,阎宇说,我们的感情很特殊,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相依为命的朋友。他曾写下这样一件令人潸然的父子往事:

“小时候,一次我把母亲惹怒了,老爸回来帮我说了两句好话,未想老妈的无名火调转方向和老爸吵了起来,直至将他连推带喊轰出门外,随后也将左顾右盼的我赶出了门。

我摸黑走到前院,发现老爸一人默默坐在台阶上,我就挨着他坐下,两个饿着肚子的男人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老爸突然笑了,我也忍不住跟着他笑了起来。笑累了就讲故事,到了很晚,也忘记了饿。后来有邻居找来说已经替我们求过情了,让我们快回家。老爸突然一拍我说,你小子怎么这么晚还不回家?快走!”

在阎宇的印象里,父亲对他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一次,他为父亲整理一部作品集,老人家过目后,修改了七八十处错误,也没有责怪他的粗心和外行,而是笑着说:“你这是诚心感人,错误百出。”

阎宇没想到的是父亲紧接着又好奇地问:“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作品?既不是时间年代也不是军内外,我实在看不懂阁下的高妙啊。”阎宇回答:“我就是瞎排的,高吗?”老人家听后大笑道:“实在高!”

去年12月,在阎肃同志的艺术成就研讨会上,词作家屈塬回忆,阎肃是个很接地气的老头:吃火烧时用手小心接着掉下的芝麻粒、剩下的包子饺子打包下顿再吃……

“他熟悉所有的曲牌、词牌,却不了解奢华的品牌,没有见他穿过、用过一件名牌。脱下戎装,一身布衣,就是一个诙谐风趣的老大爷。”屈塬说。

作家余秋雨评价阎肃说:“人们也许认为,像他这样长期在军队工作的艺术家,思维的倾向一定更靠近宣教,但我看到的是,艺术良知使他坚守住了审美本位。广大观众都看到了,不管他出现在什么电视节目中,总是和蔼可亲。”

余秋雨还曾写道,有好几次,阎肃听到那些在文化领域偶得高位的官员颐指气使地讲话,总会悄悄捅我一下,然后轻声在耳边说:“满口假大空,什么也不懂。”他对这位官员的批评,好像不是出于前辈对于晚辈的不满,而是出于平民思维对于官僚话语的抱怨。

老顽童

喜欢赶时髦的“80后”

 

生病住院前,这位老人从没让人觉得他“老”过,常笑称年过八旬的自己是“80后”。生活中的他,听周杰伦,懂Rap(说唱),还很喜欢李宇春,自称是“老玉米”。

“别看他叫阎肃,却不是一个严肃的人。”阎肃的老同事、老朋友们说起他,谈及最多的,就是“爱开玩笑”、“童心未泯”。

在西南文工团时,阎肃总爱开玩笑、讲故事,有人就给他提了意见,说他太不严肃了。他就干脆把名字从阎志扬改成了阎肃。在他看来,一个人心态要好,遇到事情不跟别人较劲,也不跟自己较劲,这样一切烦恼都是浮云。

空政文工团的同事舒楠称呼他为“神奇的老顽童”。2008年,曾有一部电视剧的导演请舒楠作曲、阎肃写词创作一首主题曲,要求“既要流行又要有地方特色”。阎肃出了个主意:“为什么不把它写成周杰伦式的说唱?”这句话出自年近八旬的阎肃之口,舒楠感到“实在是太超前了”。他按照阎肃的意见,在整个音乐中加了16个小节的Rap,效果非常好。

20151月,阎肃作为演讲者出现在央视《开讲啦》的舞台上,在讲述完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悟后,主持人撒贝宁冲着台下观众说:“大家发现没有,阎肃老先生整个开讲‘萌翻了’!”

身穿黑色唐装大褂的阎肃手插在袖子里,眯眼微笑,用他高昂有底气的声音说:“我就怕你们吐槽啊,来点赞就好了。”

现场一位“90后”提问:“你对我们喜欢的《小苹果》怎么看啊?”阎肃立马哼唱起来,回答也逗乐了全场:“说实话,我最近很困惑,我们部门领导让我写个主流的歌让大家传唱,我说‘火不了,《忐忑》过去了,《江南style》过去了,现在就是《小苹果》,我再写个大香蕉也不行啊’。”

“他没有为我和姐姐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修桥铺路’,但让我们傻乐了几十年,我们很知足。”阎肃突发脑梗陷入深度昏迷期间,阎宇和姐姐聊起父亲的一生时说。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