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丽丽/文 闫宏伟/图
农民工兄弟,我们出发。
回家了,鼓囊囊的行李装满后备厢。
张献中一到家,就拉着年迈的母亲问安。
张建刚和谢国营刚到家,就被家人围住。兄弟们合个影。
昨日上午,阳光普照大地。
在驻马店火车站广场,站着几名身穿红马甲的天中公益联盟的爱心志愿者,见到有下车的旅客,他们立即围上去,热情地为旅客拿行李。这是天中晚报联合迅达公司为农民工送温暖活动现场,他们将把这些农民工免费送回家。
上午10时40分,从南宁开往郑州的列车上下来一群旅客,驿城区古城乡的张献中等五人在其中。他们手中除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外,每人还拎着一个自制的小板凳,是在火车上休息用的。
当记者走上前,向他们讲述此次活动的性质时,张献中等人立即点头答应。“太感谢你们了,让我们感觉到家乡人的关爱。回家的感觉真好。”张献中开心地说。随后,他便招呼同伴跟着记者,来到爱心车辆前。
回家的故事让人感动
张献中等五人是驿城区古城乡人,携带的行李多,迅达公司为他们派了三辆出租车。记者兵分两路与他们同行,了解他们回家的故事。“我们都是同乡,大家有的是朋友,有的是亲戚。”张献中说,一个月前大家就开始抢票,就为了早点儿回家。
说起回家的故事,张献中感慨地说,他长年在外做木工。去年10月,他组织几个人到广西南宁一工地做木工。同去的几个人原来都在驻马店附近干活,很少外出,今年春节回家的愿望特别强烈。春运的火车票刚开始出售,他们便在附近的售票点买了五张火车票。
“你看到我们每个人手中的小板凳了吗?那是我们得知没有买到座位票后自己做的。”张献中说,他们从工地负责人那里结清工资后,拿着行李赶往火车站,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才踏上家乡的土地。
记者与张献中聊天时得知,由于春运期间火车上的乘客较多,他们只能把行李塞到座位下面,自己搬着小板凳坐在过道里。如果有人通过,他们举着小板凳站起来,待对方通过后再坐下来。“一天一夜,我们没有合过眼。”张献中说。
一路行走一路欢笑
张建刚和谢国营都是驿城区古城乡辛庄村高门楼西组居民,因和张献中认识,便跟随他到南宁打工。这次回来,他们感触颇深。他们以前很少到外地打工,非常思念家人。他们走出火车站,享受到爱心车队的免费服务,心里特别高兴,一路上和司机曹中华聊得火热。
“师傅,辛苦啦!大冷的天让你们送我们回家,真是有些过意不去。”张建刚说,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外出打工非常辛苦,当看到爱心车辆免费送他们回家的条幅,听到家乡人热情的问候时,他们一身的疲惫都消除了。
“您太客气了,在外面辛苦了那么久,我们在家乡为你们义务服务是应该的。”曹中华客气地说,为了让返乡农民工顺利回家,爱心车队的司机上午9时就在火车站广场等候了。他们看到人群从火车站涌出,立即走上前,希望早点儿把他们送回家。
爱心车辆行驶在通往古城方向的道路上,张建刚和谢国营很激动。记者从两人的交谈中得知,他们正在讨论家里的情况。记者询问高门楼在哪里时,谢国营指着前方很远的一个地方说:“那个烟囱前面就是我们家。很快就要到家了,心情真是激动啊!”
“谢谢你们送他回来”
中午11时30分,汽车来到高门楼。还未到村子里,谢国营就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坐火车之前,我们通过一次电话,不知道火车会不会晚点,我并没有告诉她什么时候到家。今天乘坐咱的爱心车辆提前到家,可以说是给了她一个惊喜。”谢国营说。
说话间,汽车开到谢国营家门口。此时,他的妻子和孩子已经在门外等候。看到谢国营回来,他们立即迎上前,妻子接过他手中的包裹,女儿替他拿着自制的小板凳,儿子则亲昵地抱着他的大腿不放。“一个月前孩子们就盼着他回来,今天终于到家了。”谢国营的妻子袁秀丽激动地说。
随后,爱心车辆来到李湾村前张村民组张献中家中。他的母亲和一双儿女正在家中等他。“刚才听外面有人喊客人来了,我以为是谁呢,没想到是我儿子回来了。谢谢你们送他回来。”张献中的母亲激动地说。张献中的母亲非要留大家吃午饭不可,被出租车司机婉拒了。
中午12时10分,与张献中和他的母亲道别后,爱心车辆又把王新四和王全功送到家。此时,王新四的妻子正在收拾院子,看到丈夫和邻居一起从出租车上下来,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在外面辛苦了。为了让他在家吃一顿好的,我把材料都备齐了,他想吃什么我就做什么。”王新四的妻子张大趁开心地说。
10分钟后,爱心车辆返回市区。司机曹中华、安魁生、张新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喜欢参加这类公益活动。“他们在外面很辛苦,我们想为他们做些力能所及的事情,把他们快速、平安地送到家。”安魁生说,今后,他们会继续参与公益活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