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2月04星期四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满:我要忘记过去那些痛苦

发布时间:2016-02-04 08:45:16  

 归家首日亲友为其接风洗尘

陈满:我要忘记过去那些痛苦

 

阔别25年的相思与寂寥,似乎于22日归家后的一时热闹中渐渐淡去。

曾深陷杀人放火案的陈满返回四川绵竹老家首日,亲友们摆4桌酒席,为其接风洗尘。2日晚21时,陈满坐在酒店2楼餐厅外的椅子上,饮酒后的红脸效应让他显得有些疲惫。

在跟随陈满回家的这两天,记者发现,他抽烟的频率很高。对此,他说:“这两天实在太累了!”

20余年在监狱度过的生活相比,53岁的陈满谈起新生活将其比喻为“改天换地”。临别时,他告诉记者:“这是我喝得最痛快的一次酒。”

zhangxj160231.jpg 

22晚,亲友为陈满接风洗尘,他与年过八旬的父母及其他家人聚在一张桌上,吃上多年后的团圆饭。

迎接亲人

绿色云竹寓意万象更新

2日上午9时许,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一小区3楼的两居室内,80多岁的陈元成正在帮老伴儿王众一做早餐:半碗奶粉用热水冲开,加入几勺燕麦片,外加一个鸡蛋。

在亲友眼中,84岁的王众一逻辑思维很清晰,耳朵也很灵敏。尽管她身体不太好,每天需要吃降压药等多种药物,腿脚也不是很方便,但她依旧坚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小事。不难看出,年迈的王众一身上的那股干练劲儿,延续着她年轻时曾在藏区当兵服役的坚忍。

当天对老两口来说是极其特殊的一天,坐冤狱23年的小儿子陈满即将归家。

主卧室的书桌上,纸质日历被翻开,上面记载了传统历法:乙未年腊月廿四。民国风格的复古绿色台灯下,是一沓打印出来的《陈满家人2016年春节致谢信》。

靠墙的黄色大书柜上摆满了书籍,从小说、散文到诗歌、典籍,从炎黄春秋到人物传记,都隐隐透露出这家人有文学阅读的偏好。

 陈满的大嫂买了两盆红色代表吉利的花,放置在客厅电视机下的柜子上。一个远房亲戚也专程带着绿色的云竹布置在陈满的卧室内。她告诉记者,这寓意着万象更新。

 

二老念叨

“能回来就行”

陈畋是陈满大哥陈忆的儿子,这个去年国庆节刚结婚的小伙子把自己打扮得很精神。他专程请假回奶奶家等待“三爸”(四川方言)归来。陈畋刚进家门,王众一就拉着他的手问:“昨天你看新闻了吗?讲的是你三爸的事。”

虽然陈家二老不时念叨着陈满能回来就行,不用特别准备什么,但门口早已备好火盆(当地习俗,遇到不吉利的事进屋时跨过火盆能驱除晦气)。收拾得整洁的陈满的卧室内,一整套的新电热毯、褥子和厚实的棉拖鞋,家中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对陈家小儿子归来的重视。

21陈满在海口被宣判无罪释放后,在接受采访时他曾提到想吃四川的腊肉。对于儿子的念想,王众一告诉记者:“早就给他准备好了!”

当天上午,陈满家人来人往,光在屋内等候的记者就有20人。王众一夫妇的老战友也在孩子的搀扶下来到陈家坐一坐。陈元成以前工作过的水电局领导也带着礼物来看望老两口。沙发上还放着陈满小学时的班主任送来的礼物。

终于相见

母亲在儿子左右脸颊各亲一下

越临近陈满回家的日子,陈元成、王众一夫妇就显得越紧张。老太太身着红色暗花棉袄,靠着老伴儿坐在沙发中央。两人相互安慰道:“等会儿我们不要太激动,平静点。”

11时许,风尘仆仆的陈满在经历过小区门口的鞭炮欢腾、大红绸花傍身的迎接仪式后,正式上楼跨过火盆,进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门。母子二人一见面就相拥而泣,瞬间被闪光灯和摄像机包围。王众一在儿子左右脸颊各亲了一下,这是她很早之前的承诺。

情绪失控

提及分离放声大哭

2日从上午到下午,数十家电视台、报社、新闻网站、通讯社的记者在陈满家中进进出出。在随后接受记者群访时,陈满表示:我要求法律追责,要求赔偿。

在谈及与父母分离的数十年时光时,陈满几度放声大哭。他握着父母的手,说道:“我要忘记过去那些痛苦,陪你们过一个最快乐、最幸福的春节。”

陈满回家后,在大哥的带领下走进他暂时的卧室,柜子上的录音机依旧是20多年前他离家时的样子,玻璃柜里还保存着几十张他曾经钟爱的古典乐磁带。

陈满站在这台旧录音机前,伸手摸了一下,对周围的记者说:“我回来再看见它,就能想起20多年前幸福美好的生活。”

设宴洗尘

陈满高兴得喝“晕了”

 当晚,为了迎接陈满归家,亲友们在距离陈家一公里左右的剑南春大酒店专门摆了4桌酒席,为他接风洗尘。

陈家的饭桌上很长时间都不像当天这般圆满。陈元成、王众一夫妇,陈家大哥大嫂和儿子,陈家二哥三弟全都聚在一张桌上。陈满的亲友、同学40余人坐在一间名为“雅致”的包间内,带着喜悦推杯换盏。

开席前,作为家中老大,陈忆右手端起玻璃酒杯起身向所有亲友及关心帮助过三弟的人道祝福:“新春快乐、家庭和睦、吉祥如意。”

陈满告诉记者,尽管感到很劳累,但还是很兴奋和感激。以前他的酒量可以喝一两白酒和一瓶啤酒,“今天高兴喝得‘有点晕了”。

改天换地

亲友盼陈满尽快成家

《论语·为政》里曾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和20余年在监狱度过的生活相比,53岁的陈满在谈起现在的生活时将其比喻为“改天换地”。无论是陈满,还是周围的亲友,对于陈满未来的生活都有两个期许:一是案件能够按照司法程序,进行追责,同时申请国家赔偿;二是陈满能尽快融入社会,结婚成家。

临别时,曾被外界称为“活着的聂树斌”的陈满,握着记者的手说:“这是我二十几年来吃得最高兴的一顿饭,喝得最痛快的一次酒。”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