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报记者 李 杨/文 侯 飞/图
司机帮武玉柱装行李。
马上就要见到家人,武玉柱很高兴。
母亲出门迎接,武玉柱拉着母亲的手进屋。
武玉柱一家人向记者挥手道别。
出站口的相逢
“天中晚报联合迅达公司送农民工返乡”一名拿着行李的男子看到出站口的条幅,不自觉地驻足观看。
“是的,我们在开展免费送农民工返乡的活动。凡家在驻马店市的农民工,均可免费乘坐由迅达公司提供的出租车返乡。”记者向该男子介绍此次活动。
“我家是驿城区蚁蜂镇大子房村的,能坐吗?”该男子问。
“当然可以啊。”记者回答。
就这样,这名叫武玉柱的农民工坐上了由代文祥驾驶的出租车。
10时50分,出租车驶离火车站广场,向蚁蜂镇驶去。
勤劳的焊接工
武玉柱今年41岁,在湖南省株洲市富仁集团工作,是一名焊接工。据了解,富仁集团主要为北京汽车加工配件。作为焊接工,武玉柱的工作既繁琐又危险。
“2015年汽车行业不景气,我工作的地方活儿也没以前多了。像我们做焊接工作的,都是计件工资。干活多,工资就高;干活少,工资就少。以前汽车行业景气的时候,我一个月能拿7000元左右。2015年就不行了,好的时候5000多元,不好的时候只能拿到1800元的保本工资。”武玉柱说,为了挣钱,他总是争着加班。遇到节假日,别人不愿意干,他愿意加班。
“多干点儿活就能多挣点儿钱,出来打工就是为了挣钱。”武玉柱说。
在去株洲富仁集团工作之前,武玉柱就长期在外打工,至今已10多年了。广州、芜湖……都留下他的身影。
“在外打工无疑是辛苦的。但一想到家人,我就充满了力量,再苦也不觉得苦了。”武玉柱说。
武玉柱的妻子叫张保焕,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女儿今年15岁,儿子今年4岁半。武玉柱说,妻子在家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照顾孩子的奶奶,很辛苦。妻子为这个家付出的辛苦,他会牢牢记在心里。
母亲出门迎接
一路上,说说笑笑,中午12时30分,出租车驶进大子房村。
“汪汪……”按照武玉柱的指引,车辆停在一座红色砖房门前,两只小狗叫着向出租车跑来。
“叫啥叫,不认识我啦!”武玉柱一声“呵斥”,两只小狗立马乖乖地住口,围着武玉柱转来转去。
“玉柱回来啦!”就在这时,一位老人走出家门,喊着武玉柱的名字。
“娘,我回来了。”一看到老人,武玉柱慌忙迎了上去。
据了解,老人今年70岁,育有两儿一女,武玉柱排行老小。老人一直跟随武玉柱生活。“我妈听力不好,跟她说话得大声。”看到记者与老人交谈比较费劲儿,武玉柱向记者解释。
虽然沟通并不顺畅,但看到记者拿出相机拍照,老人一再对儿子说自己要进屋梳梳头,换件干净衣服。“没事儿,这件衣服就挺干净的,头发也不乱。来,我再给你整理整理。”武玉柱说着,用手为母亲整理起头发来。武玉柱的女儿武迎茜在一旁笑着看着奶奶。
妻子赶集归来
下午1时30分,带着儿子去沙河店赶集的张保焕还没有回来。来串门的邻居笑着跟武玉柱开玩笑:“你大老远地跑回来了,媳妇好像不是很想你啊。”
“想啥想,一年回来两三趟。株洲到驻马店坐慢车10个小时,坐高铁才3个多小时。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想见就见了,不像以前,一年回家一次。”另一名邻居说。
“是啊,现在交通是真方便。除了春节火车票不好买,平时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武玉柱说。
就在这时,赶集回来的张保焕推开了大门。原来,张保焕是为家人买过年穿的新衣服去了。
“路上太堵了,骑着电动车也不好走。”张保焕说。看到记者要拍照,害羞的张保焕连连躲避镜头。“不行不行,我今天太邋遢了,实在对不住。”张保焕一再向记者解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论钱挣多少,人只要平安回来就行。”武玉柱的母亲握着武玉柱的手说,每年春节,她就盼着孩子们早点回家,回到她身边。对老人来说,春节最重要的是团圆。
“我争取以后多挣点钱,早点回来陪家人。”听了母亲的话,武玉柱很感慨,“希望以后家门口能多开些大工厂,让我们这些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
下午2时许,记者一行离开了大子房村,武玉柱一家人送记者出门,并挥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