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杨丽
韩成章 用诚信赢得了市场
人物档案
韩成章,男, 67岁, 河南省泌阳县劳动就业局退休干部。2006年,韩成章在与人合伙创办肥料生产公司中,被骗120万元货款。他主动承担损失,抵押房子贷款100万元,不但靠诚信赢得了市场还清了其他股东的钱,还乐善好施奉献爱心,受到社会好评。2015年8月,韩成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事迹简介
2006年,韩成章发现农民连年施用化肥种地导致土地板结,就想生产一种疏松土壤、提升肥力的生物肥料。2007年春,他联系几位退休好友,共同筹资100余万元,注册创办了驻马店市万禾肥业有限公司,租用泌阳县原饲料厂的厂房,生产生物肥料。
谁知刚过半年,就出现了大量货款收不回来的现象。120万元的化肥产品成了泡影,致使企业濒临倒闭。
沉重的压力让韩成章喘不过起来。就在这时,一些股东见货款难要,生怕自己的投资泡汤,就提出退股的要求。韩成章召集股东会议,向各位股东承诺说:“损失是我造成的,我一人承担,请大家放心,我韩成章绝不让大家吃亏,就是卖房子贷款也要分文不少地归还各位的股金。”他振作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上,并用自家的房子做抵押,从银行贷了100多万元投入生产。
韩成章以顽强的毅力,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但还清了其他股东的钱,还靠诚信赢得了市场。
越玉环1800多名留守儿童的“妈妈”
人物档案
越玉环,女,41岁,驻马店平舆县射桥镇第一小学校长。
越玉环心系留守儿童,几年前,千方百计凑来500万元在家乡建起了一所小学。短短8年时间,她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15年9月,越玉环荣登“中国好人榜”。
事迹简介
走进射桥镇第一小学,看到的是一间间整洁明亮的教室、鲜艳的五星红旗、干净的校服、井然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一个乡镇小学和城里小学的规模不相上下。
如今,在平舆县射桥镇第一小学,1800余名学生有着一个共同成长的温暖的“家”,家中有一位关爱他们的“老师妈妈”,这位“老师妈妈”就是越玉环。
越玉环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平舆县射桥镇人。19岁开始,我就在镇上的新华书店上班,从事图书发行工作。”她发现,近几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到大城市,很多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长年在外地打工,而孩子则留在家里由年迈的祖辈们照顾,还有一些孩子因父母离异,有的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位,让这些年幼的孩子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负,有的甚至早早辍学。留守儿童大都由老年人看管,这对孩子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学习不好、违纪违法等不良行为。面对这一现象,越玉环下定决心,“我要在射桥镇办一所寄宿学校,让留守孩子不但有学上,还要有‘家’有‘妈妈’”。
贾峰 15年献血44次
人物档案
贾峰,男,50岁, 中共党员, 驻马店平舆县人民检察院监察科科长 。2015年10月荣登“中国好人榜”。从2000年第一次献血至今,贾峰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坚持了15年,从未间断过。15年来,他先后献全血2次,献血小板42次(每次献血小板需要两个治疗剂量,相当于1600毫升的全血)。
从2000年第一次献血至今,贾峰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走了15年,从未间断过。15年来,他献全血2次,献血小板42次。每次献血小板需要两个治疗剂量,相当于1600毫升的全血。由此计算,贾峰15年来已累计献血67600毫升,相当于13个成年人的总血量。
2015年6月14日,贾峰荣获2012~201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表彰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2000年8月22日,贾峰第一次走进了采血车。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无偿献血,他感到十分自豪。从那时起,贾峰便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可以献血的时间,他就会去采血现场献血。
在他的影响下,现在贾峰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不但对无偿献血有了正确了解,而且有人已经加入到献血志愿者行列。贾峰想,这就是无偿献血志愿者最重要的作用——身体力行,传播无偿献血知识,影响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贾峰并不求人人为我,但他真的愿意我为人人。他相信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永做一名无偿献血的文明使者。
董英俊入伍12年抢险救援2800多次
人物档案
董英俊,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10月出生,2003年12月入伍,现任驻马店市公安消防支队驿城区大队风光路中队政治指导员。12年消防生涯,他经历了数不清的灭火救援的战斗洗礼,为保卫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12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事迹简介
入伍12年来,董英俊始终战斗在灭火抢险救援第一线,参加各类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2800多次,营救遇险人员220多人,先后参与了多起重特大火灾扑救和化学品泄漏、抗洪抢险等重大灾害事故处置,攻坚克难,屡立战功。董英俊所在的风光路中队是驻马店支队灭火执勤任务最重的中队,中队每天出警次数三次以上。
董英俊知道,作为中队指导员要带好头。平时他严格要求自己参加日常训练,虽然体型偏胖,但从来没有因此影响训练。
正是他的严格要求,练就了一支军事业务素质过硬、作风纪律严明的“驿城消防铁军”,在扑救各类火灾和抢险救援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他所在的中队连续五年被总队评为“标兵中队”。
在正确对待“大家”与“小家”这个问题上,董英俊从没有因为家庭原因分散工作精力,影响正常工作。 这就是董英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始终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这就是董英俊,一个把责任视为生命的人,不管面对任何危险,他总是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