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普通墙壁 承载市民爱心
市区街头悄现“友善之墙”
衣服挂墙上 需要随时取
□晚报记者 王仲华 苏 莉 刘永奇 文/图
市民正往“友善之墙”上挂衣服。
本报讯 昨天上午,在市文明大道与团结路交叉口附近,有市民发现有人将家里闲置的衣服拿过来,挂在涂着卡通画的墙壁上。
当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市文明大道中段道路东侧的一面墙壁上看到,“友善之墙”四个字耀眼醒目,原来的白色墙壁被有心人画上了智慧树、太阳等卡通画。墙上还钉有衣服挂钩。衣服挂钩上挂着十余件棉衣。这些棉衣有大人的,还有孩子的,颜色多种多样,适合各类人群。
“我今天一早来这里,眼睛一亮,过去的白色墙壁一夜间变了样。墙壁上画了很多画,还不断有人将衣服挂在这里。”在附近居住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说话间,墙壁旁聚集了不少好奇的市民。“平时家里多余的衣服想送人,找不到合适的人家,现在能把衣服挂到这里帮助需要的人,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一名市民说,“我马上回家,将家里多余的衣服送过来。”
据了解,当日早上在市区共出现9面“友善之墙”,分布在市文明大道与团结路交叉口附近、市交通路中段、市置地大道与正阳路交叉口附近、翡翠城金街附近等处。这些“友善之墙”上都画着统一的图案,悬挂着市民自发挂上的衣服。仅当日,就有30多名市民将120多件棉衣挂在这9面“友善之墙”上。
随后,记者联系上“友善之墙”的发起人之一、长寿村酒店的负责人小秦。他告诉记者,两天前,他和几名爱心人士商量怎样为城市做些有用的事情,大家突然想起伊朗一面闻名世界的“友善之墙(Wall of Kindness)”。在这面墙上,市民挂上自己的衣服,而需要的市民或流浪人员可以随时拿走。
说干就干,小秦和几名爱心人士决定在市区建几面“友善之墙”。经过选址、选择图案,并向有关部门上报、备案,
“‘友善之墙’是对市民开放的,市民有多余的衣服可拿来挂上,而需要的市民或流浪人员,无论什么时候都可来取挂在墙上的衣服。”小秦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不同路段建起更多的“友善之墙”,并着手为“友善之墙”加装棚子,以让“友善之墙”成为市民长期奉献爱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