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1月22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胸怀敬畏之心解读“六字真言”

发布时间:2016-01-22 08:47:25  

胸怀敬畏之心  解读“六字真言”

——读李宗吾先生的《求官六字真言》有感

□张润东

李宗吾何许人?《厚黑学》一书的作者也,1879年生, 1943年病逝,四川自贡人。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系四川大学教授,历任中学校长、省议员、省长署教育厅副厅长及省督学等职,1913年因愤世嫉俗不满现实被迫从成都返回自贡自流井隐居。

李宗吾先生的《求官六字真言》一文,一直是国人阅读的杂文经典。但对其内涵精髓,部分读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解文章本意,难解其中味。甚至,部分人把它当成升官发财、投机钻营的“圣经”,效仿遵循,贻误终身。

求官六字真言:空、贡、冲、捧、恐、送。文章结尾点题部分写道:“这六字做到了,包管字字发生奇效,那大人先生,独居才思,自言自语:某人想做官,已经说了许久(这是空字的效用),他和我有某种关系(这是贡字的作用),某人很有点才智(这是冲字的效用),对于我很好(这是捧字的效用),但此人有点歪才,如不安置,未必不捣乱(这是恐字的效用),想到这里,回头看看桌子上黑压压的,或者白亮亮的堆了一大堆(这是送字的效用),也就无话可说,挂出牌来,某缺由某人署理。求官到此,可谓功德圆满了。于是走马上任,实行做官六字真言。”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否认确有少部分当权者对于“常有激情、常有忧患、常有大局”的“能者”,不是量才委以重任,而是常以“何谓不用,不是一直在其胜任的位置上干吗?不是一直在发挥其特长的职位上重用吗?”等诸如此类的戏谑之语应对之,全然不顾“用人公信力”之说,不是唯贤唯才是举,而是唯亲唯钱是举。一些“五十九岁”现象的当权者,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不保晚节,搞权钱交易,重用快用自己人、身边人、圈内人。虽然这只是少部分当权者的所作所为,但毒化社会风气,损害党的形象,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可悲的是,当下部分“读者”把李宗吾先生对己所处年代官场上“潜规则”的玄机洞察、入木三分的揭批,当成求官“真经”,学之、习之,反复践之,以致让无数个胡长清、成克杰等“前腐后继”。

我之所以说带着敬畏之心读李先生的《求官六字真言》,就是希望读者别把求官的恶行迁罪于先生的这篇讽刺性的杂文经典上,他也并非要做大家的“求官导师”,更不是诱人学坏,而著此文的深刻含义在于:如何建立一套与之背道而驰的公平合理完整的用人机制和考评的“正规则”,加大清除用人腐败的力度,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者上,祸国殃民者下”的阳光用人制度。

李先生的《求官六字真言》中的“潜规则”,成为今天选人用官的优质反面教材,这才是他写这篇经典杂文的初衷,发人深省,教人从正,警示后人为官从政要明镜高悬,正大光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