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蕊 文/图
试吃团成员合影。
把美食拍下来。
灌汤包。
爆炒兔肉。
番茄炖牛腩。
爆炒腰花。
大家觉得最好吃的灌汤小笼包是什么味道?小蕊认为最美的味道莫过于咬开如纸的薄面皮,从包子里慢慢吸出肉汤汁,再吃掉半透明面皮里的粉嫩鲜肉。1月19日中午,“大驻马试吃团”来到位于市团结路与骏马路交叉口南300米路东的京都包子馆,品尝咱大驻马最正宗的灌汤小笼包。
京都包子馆的灌汤小笼包堪称驻马店老字号。它选用精白面粉作皮,新鲜精肉为馅,配料精细,工艺考究,以小笼强火蒸出,皮薄如纸,筋道柔韧,馅内含汤,味道醇浓,这便是“灌汤”的由来。
灌汤包的吃法也极有讲究,会吃的汤汁越吃越少,不会吃的汤汁越吃越多,刚出笼的灌汤包必须在皮上咬一口,待热气散发少许,再慢慢吮吸汤汁,然后方可吃皮馅。如果猛咬一口,不仅会烫着嘴唇,而且汤汁四溅,容易沾污衣衫。
灌汤包,需现蒸现吃,吃时或蘸点儿香醋,或佐以辣椒,其味尤佳,回味无穷。
灌汤包里的汤汁是如何来的?小蕊带着疑问询问了店老板,可店老板笑着说:“这是不能泄露的商业机密。”
制作上好的灌汤包是一门艺术。由于其面皮细薄,因此制作灌汤包的时候是非常考验师傅手艺的,若有一步不慎,汤汁溢出,则前功尽弃。
刚出炉的灌汤包表皮细薄,洁白如景德镇细瓷,且带着一丝透明。包裹着的汤汁若隐若现,好似朵朵白菊,错落有致地落在了蒸笼之中,美不胜收。
来到京都包子馆,哪能只吃灌汤包?热情好客的老板还给试吃团成员安排了满满一桌子特色菜。这里的爆炒腰花和熘肝尖是店里的招牌菜,来店里吃饭的食客们必点这两道菜。
先说这爆炒腰花,卖相漂亮,每块猪腰,厨师都起了花刀,令其如花瓣般片片散开。据老板介绍,这道菜爆炒片刻就要上碟,因为腰花炒的时间不能太长,不然色泽会偏黄,吃起来还会老。这短时间里炒出来的菜,霸气外露,气势汹汹地给予食客们巨大的美味刺激。而熘肝尖这道菜和爆炒腰花一样,都是火功菜,炒得好的熘肝尖,肝嫩入味而且爽脆弹牙,吃一片保你唇齿留香。
专家点评
李猛(市餐饮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点评:十几年后,再次品尝京都灌汤包,还是记忆中的味道。能够在家门口品尝正宗的灌汤包、各种扣碗以及适合冬季食用的炖菜,是咱驻马店人的口福啊!京都包子馆环境干净整洁,菜有特色,价位适中,是亲朋好友聚会的好去处。
何水旺(市名厨委员会理事)
点评:京都包子馆的美味名不虚传。包子皮薄,汤汁鲜香,肉馅滑嫩入口即化,是包子中的极品;爆炒腰花很鲜嫩,味道温和;酸辣绿豆芽这道菜大街小巷都有卖,但是京都包子馆做得确实有特色,晶莹剔透,入口爽脆。
试吃团成员点评
虫虫:包子皮薄馅大,配料考究,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我个人觉得跟“天下第一楼”的包子一样好吃。
熘肝尖鲜嫩可口,爆炒腰花脆香,我最喜欢的是扣碗,排骨、鱼、酥肉、莲菜条……刚端上来就香飘四溢,吃起来更是香而不腻。番茄牛腩汤炖得很好喝,色香味俱全。总之,这是一次很棒的试吃体验。
偌水:很多年没有吃到皮薄汤汁足、鲜香有味的灌汤包了,立体感还是那么强,在笼里像朵朵菊花,提起来像灯笼。
爆炒腰花、熘肝尖也不错。这里有很多我以前没有吃过的招牌菜,炒豆芽清爽可口,烧鸡筋道,爆炒兔肉辣得过瘾,还有好多扣碗,我都非常喜欢吃。
记者点评
张秀君:京都包子馆秘制的烧鸡,原材料是散养的柴鸡,肉香而不干,吃着非常入味,有嚼头。店里制作的素丸子吃起来有一种糯糯的感觉,以前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素丸子。西红柿炖牛腩,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在这里还可以吃到中国名吃灌汤包。
赵黎:京都包子馆是家老店,以前就经常光顾,这么多年了,包子还是那么诱人,那么地道:皮薄肉嫩、汤汁浓郁、滑顺爽口、香而不腻。除了包子外,还有许多特色菜。我特别喜欢那些扣碗——小排骨、鸡块、小酥肉、鱼块、莲藕条。一盘盘摆上桌,顿时感觉到了过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左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