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圆型自卸汽车获得三项专利
□晚报记者 滑清泉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企业科技创新的征程中,作为中集华骏技术中心主任,朱爱平和她的同事韩月琴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这样的理念。自2012年3月起,至2013年9月研制成功,她们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独立承担起矩圆型自卸汽车研发项目。没想到,她们的努力却给自卸车市场带来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品质决定出路。如今,中集华骏生产的这种深受用户喜爱的矩圆型自卸汽车已享誉中外。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东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工地上,每天都有这种外形美观的专用车在穿梭奔跑。仅去年一年,中集华骏就实现产销1200台矩圆型自卸汽车的良好业绩。
历时一年多 项目研制成功
“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潮头!”昨日,在采访中,谈起科技创新能给企业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时,朱爱平谈笑风生,激情满怀。
她告诉记者,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及价格的不断上涨,节能环保成为当今社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这就对自卸车的自重、强度、安全性、装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内自卸车领航者,中集华骏一直在探索和研究一种自重轻、低重心、高安全性、抗颠簸、抗冲击和装卸效率高的自卸车。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限超限载政策出台,原来的超长超宽超重自卸车车型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国内自卸车逐步向规范化、轻量化方向发展。”朱爱平说,在严格要求总质量不准超限的情况下,只有自卸车车厢及主机自重减轻,用户才能多拉货。由此,用户对自卸车自重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卸车自重尽可能轻,且承载能力尽量不降低。
“我们独立研发的矩圆型自卸汽车,可解决目前我国自卸汽车强度差、自重大、重心高、易侧翻的问题。”韩月琴说,目前,随着国内运输市场逐步向规范化、轻量化发展,解决自卸车自重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但降低自重势必得降低材料厚度,材料太薄又会影响自卸车的强度。在保证承载能力不降低的情况下,减轻自卸车自重就成为市场的需求趋势。
韩月琴说,在研发的过程中,她们采用了特殊的车架和车厢结构设计,使车辆在原有长、宽、高不变的情况下,明显降低了重心,提高车辆在行驶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导流型好、强度高自重轻、抗颠簸耐冲击性、低重心高安全性等优点,并能实现高速化、大容积、安全节能型、中长途运输的目的。
百炼成钢。经过一年多夜以继日、锲而不舍的攻关,2013年9月,项目终于研制成功。实践表明,矩圆型自卸汽车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综合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相关标准
“结构新颖!”谈起矩圆型自卸汽车的创新之处,韩月琴说,打破常规自卸车原有的外形,该新型自卸车的车厢呈“矩圆”型,其中车厢圆滑过渡、无死角,大厢两侧下端加装护板装置,不仅能保护主机附件,而且外观新颖。同时,还降低了车厢承载高度。
韩月琴说,同时,它还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颠簸、耐冲击性等优点。特别是该新型自卸车采用双层高强度板材,副车架采用低截面高度的高强度材质方管纵梁,有效降低大厢的装载重心;大厢两侧带有导向装置和大厢托架,可增强大厢的平稳性;大厢采用独特的矩圆型结构使货物自动居中,降低偏载程度。
在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专家们对该矩圆型自卸汽车褒奖有加。他们一致认为,其采用低承载无纵梁上架结构,整体车厢采用边厢板承受弯矩,提高了厢体的抗弯强度,增加了车辆的稳定性;车厢板采用一次卷制成型,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及整车载质量利用系数。该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整体结构合理、新颖,外形美观大方,稳定性和可靠性好,整车综合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相关标准。同时,该产品研发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经用户使用,效果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此项目已获得3项专利。
市场前景广阔 可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
有业内专家认为,该矩圆型自卸汽车适用范围广,可以称得上是自卸车市场的一种时代变革。其设计理念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引领自卸车市场发展的一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取代普通自卸车。
“我们是2013年9月研制成功的,当年便实现了小批量生产。”朱爱平说,第二年便达到年产1000台的能力,去年实现产销1200台,销往海内外。
在分析市场风险时,朱爱平认为,矩圆型自卸汽车是一种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更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更新替代产品,经过小批量投放市场,受到用户好评,销售极好,不少知情用户坚持采用此类产品,从而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只要矩圆型自卸汽车的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市场风险极小。
同时,矩圆型自卸汽车由于极具价格优势,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很强。目前,矩圆型自卸汽车不仅畅销上海、北京、石家庄、合肥、郑州等国内城市,而且飘洋过海,进入卡塔尔、朝鲜、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坦桑尼亚、缅甸、阿曼等国家,成为当地运输市场上的“香饽饽”。
据此,中集华骏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