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GDP增长6.9% 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在此间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总的来看,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兴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分季度看,2015年,一、二季度同比均增长7%,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比2015年的GDP增速要快,说明全国居民收入“跑赢”了GDP。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记者梳理发现,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多年大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全年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上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棉花产量561万吨,比上年下降9.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54万吨,比上年下降1%。
工业升级态势明显。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0.41%。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15年末中国内地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6.1%。2015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王保安表示,2015年我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6%。
焦点问答
6.9%的速度在全世界是一枝独秀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
如何看待6.9%的增速?
6.9%的速度还是一枝独秀
王保安回应称,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乏力,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这些都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表现。
王保安表示,当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期,三期叠加,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条件、市场环境条件、供需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中国能够取得6.9%的增长速度,确实来之不易。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条件下,中国6.9%的速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是一枝独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在25%以上。
中国的GDP增速被高估了?
数据扎实 统计方法与国际接轨
有媒体和研究机构对中国GDP增速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表示,我们的统计数据核算的方法是与国际接轨的,机制是有保障的,而且数据的质量也有法律保障。
中国GDP核算采用了三步走的方法,即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随着更多指标的获取,我们会对GDP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和校准。综上所述,我们公布的GDP是真实可信的。
第一,中国GDP核算有扎实的、准确的基础数据,有制度、体制和机制保障。所谓体制和机制保障,是指100万元“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是联网直报,企业直接进入了国家统计局的联网直报系统,直接报送数据,中间不存在有人干预或者修改数据的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保证。
第二,我们有2万多人的直属调查队,对经济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和核实,提高了数据的生产质量。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大数据企业进行合作,比如生产资料价格数据和卓创公司合作。此外,每5年进行经济普查,全国动员,地毯式地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调查和统计。
第三,我们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统计核算方法,并且全面借鉴了国际上GDP核算的先进经验。去年我国正式采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DS标准,可以说是更高水平上的“统计入世”。
第四,国际上的权威机构,包括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对中国的统计数据,尤其是对GDP核算是认可的,采用的也都是我们的数据。
如何评价一系列稳增长措施?
本届政府没有实行过多的刺激
王保安表示,已经注意到有的研究者说2015年的刺激程度不亚于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采取的措施。本届政府没有实行过多的刺激。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搞强刺激。
赤字率、债务率都没有明显的增长。去年政府启动地方债置换,置换3.2万亿元。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增长10%,2008年增长26.6%。
在一系列措施当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推动稳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2015年登记注册的企业平均每天增长1.2万户。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特别重视区域协调,根据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的要求,一系列的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效果显现。2015年,从投资的角度讲,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增长高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快于东部。从城乡看,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的收入实际增长速度要高0.9个百分点,城乡差距在缩小。这都说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在降低和缩小。
加大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高开放水平,也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49个国家投资增长18.2%,增长很快。
日前,清华大学教授李十中在北京市社会发展与环境健康研究会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上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成败的关键是能源,生物燃料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减碳技术。
哪些服务业贡献显著?
互联网产业税收增19%
王保安表示,2015年中国的服务业GDP增长较快,占比继续超过二产。一方面,服务业增长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所以去年服务业的增长快是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不论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从理论的研究来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工业化中后期的时候,服务业比重要明显上升。
王保安举例说,2015年服务业税收已经占到整个国家税收的一半以上,服务业税收占54.8%,服务业税收的增量占整个税收的增量达80%,其中与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的税收增长19%。这些数据可以佐证中国服务业发展较快的势头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哪些因素在影响GDP?
股市、房地产及“三新”产业等
王保安介绍,2015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下行以及股市出现的波动,应该说对中国经济增长都是有影响的,但是影响有多大,还要做进一步的核算。
比如股市,一会儿涨上去,一会儿跌下来,但是GDP核算是依据交易量,从这个角度来讲,交易量的增加就是正贡献。2015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在回落,但是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比2014年增长,综合来讲,对GDP影响不大。至于政府债务,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占GDP不到40%,是在国际通常认定的60%警戒线以下。
王保安称,2015年的中国经济还要考虑新经济的发展、“三新”产业的发展、创新驱动的增强、动力转化的加速,这些因素综合之后才得出6.9%的增长速度,这是正负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目前,我国还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表现从速度上来讲是中高速,从动力上讲就是创新驱动,从体制和保障上讲就是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符合战略目标。
人民币汇率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大幅贬值不会成为趋势
王保安表示,人民币贬值,一方面是美元升值的表现,美元的升值带来了人民币的贬值,但是人民币的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从长远来看,人民币贬值也不会成为一种趋势。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