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1月19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所为家 一生为民——追记夏明臣(下)

发布时间:2016-01-19 10:04:00  

 以所为家   一生为民

——追记河南省上蔡县公安局崇礼派出所原所长夏明臣(下)

□《中国青年报》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王怡冉

 

201512317时,这年的最后一轮太阳升起,冬日的阳光慢慢照进崇礼乡乡亲们的家中,但是夏明臣的家中一片昏暗。

一栋两层的小楼建在一块原本不足以建房的宅基地上,两边邻居家高高的房子遮挡了阳光,阴暗、潮湿充斥着这栋房子的每一个角落。

就在3个月前,由于过道太过狭窄,承载夏明臣遗体的棺材没能进屋停放片刻。这位多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的公安派出所所长,最后时刻也没能在家中睡一个“安稳觉”。

 

家具多是“淘汰货”

 

夏明臣的妻子余大平说,即使是现在这栋很差的房子,也是他们无奈之下盖的。之前,他们一直住在县房管所的“房改房”里。一天深夜,房子被雨水淋成了危房,他们借钱买了这块别人不要的边角料地盖房。盖房借的7万多元钱,至今没有还清。

走进夏明臣家的大门,没有院落,一条狭窄的过道直通屋内。过道一次只能通过一两个人。过道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是用来接水的。

环顾整个家,皮沙发是1989年他们结婚时余大平的嫁妆,木沙发是前些年余大平哥哥不要的“淘汰货”。二楼的一堆堆杂物中,有一张极其简陋、破旧的按摩床,身患高血压、中度脑梗塞、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以及其他疾病的夏明臣,平时就在这张又小又旧的床上按摩休养。床上的小枕头,是夏明臣1984年考上警校时母亲为他缝制的。

在夏明臣的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扔得到处都是的便宜药。在破旧的茶几下面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一张县中医院开的处方,时间是2014518日。

“我跟他说病情说不定会变化,处方要换换,几次让他到医院检查,他都说没有时间,坚持用这张处方,让我继续给他熬中药送到所里喝。”余大平说。

夏翊玮是夏明臣的儿子,22岁的他显得格外安静。两年前,响应大学生征兵号召,夏翊玮到安徽黄山当兵。父亲出事前他刚转为士官。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总说我没有爸爸。我就问妈妈,我爸爸呢?妈妈总说爸爸忙,在抓坏人。我当兵两年,节假日时,战友的父母都会去探望,可我的父母一次都没有来看过我。”夏翊玮说。

余大平从没出过上蔡县,她好几次要夏明臣带她去看儿子,夏明臣总说忙。于是,看儿子的日子从“五一”推到“八一”,从“八一”又推到“十一”。谁也没想到,对于夏明臣来说,2015年没有“十一”了。

“出事前20多天,他说要开会,回来拿换洗的警服,车往路边一停,我拎过去给他,他就走了。”像这样的情况,余大平已经习惯了。她没想到,这竟是她和丈夫见的最后一面。

2015829,夏明臣在执行“9·3安保工作时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

 

抠门的“穷大方”

 

夏明臣虽然长期担任派出所所长,却始终保持着务实谦虚、简朴节约的优良作风。

除了单位统一配发的警服外,夏明臣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就连警服衬衣旧了仍然舍不得丢掉,领子洗皱、磨花了,就拆掉反面缝上后接着穿。

夏明臣对自己抠门,对身边的同事和辖区的群众却很慷慨。他经常叮嘱派出所的厨师要保证饭菜质量,给年轻民警多增加营养。每顿饭他都是让同事们先吃,自己最后吃。有时办案回来晚了,他就啃点儿干馍,喝点儿开水。

在夏明臣办公室的墙上,装过空调的痕迹还在,却不见空调。民警说:“他到任的第一天,就让人把空调和电视机搬到户籍室。他说户籍室的同志工作很辛苦,更需要好的值班环境。”

所里两位刚参加工作的民警郭孟晓、张道京,工资没发下来之前,想买衣服、书籍和生活用品,为钱所困,又不好意思张口借钱。夏明臣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多次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几百元以奖励的名义补贴他们。

逢年过节,夏明臣都坚持在所里值班,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让给年轻同事。

崇礼乡干部范新法说:“在我认识夏所长的11年里,每年春节他都在派出所值班,放弃自家的团圆。1个月30天,他有28天吃住在所里,他就是以所为家。”

在无量寺派出所工作期间,夏明臣乘坐的是一辆行将报废的汽车,所里办公条件十分简陋。乡里领导找到夏明臣,说乡里决定拿出部分资金给派出所购置一辆新车。

夏明臣却提出,想用这部分资金筹建新所。2001年,经过他多方筹措,一座崭新的两层楼房拔地而起,无量寺派出所乔迁新址。

 

心系群众的“明臣哥”

 

和家里一样,夏明臣的办公室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品。民警说,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把输液瓶带过来,一边研究案情,一边输液。

“我没事就去所里找明臣哥。他不去医院挂针,在所里自己挂,有时候我帮他弄。他那些袜子破得我都看不过去,赶集时,两块钱一双的我给他买过几双。”上蔡县崇礼乡方堂村43岁的村民方建国说。

方建国患高位截瘫,以轮椅代步,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因与邻居有土地纠纷曾多次上访,成为远近闻名的上访户。

20126月,方建国的女儿方春花考上大学。临近开学,学费还差1000多元,一家人愁得没有办法。

夏明臣听说后,立即从自己工资中拿出1000元送到方建国家。从此以后,方建国的家庭就融入了夏明臣的生活,成为夏明臣关心和资助的对象。到了春节,夏明臣和民警会凑钱购买米、面、油等,到方建国家中看望。

2013年夏天,得知方建国60多岁的父亲生病住院,夏明臣多次向乡政府反映方家的困难。经他协调,崇礼乡政府给方建国家发放了3000元救助款。

方建国称呼夏明臣为“明臣哥”。他说:“人都是将心比心。以前我很抵触派出所的人,但是明臣哥让我觉得很亲近。”

帮扶方建国,只是夏明臣心系百姓的一个缩影。从警30年,当派出所所长21年,当地百姓从不称呼他“夏所长”,都是“哥长哥短”地喊着。

夏明臣出殡那天,除了省、市、县相关领导以及他的战友外,还有他生前工作过的无量寺乡和崇礼乡的上千名群众,打着横幅,扛着挽联,冒雨为他送行。就连被夏明臣抓获归案的犯罪嫌疑人、现已刑满释放的席某,在网上看到夏明臣殉职的消息后,十分痛惜地表示:“他是个好人,实在太可惜了。”

转自《中国青年报 201611203 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