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高琳琳/文 闫宏伟/图
公共自行车站点。
“这大半年我天天骑自行车出行,身体好了,肥胖问题也有了改观。”昨日上午,把所骑的公共自行车停好后,市民李东向记者讲起骑自行车给他带来的好处。
广大市民受益
李东说,我市投放公共自行车后,他办了一张公共自行车卡,而且已经充了好几次钱。
“小时候都是骑自行车,现在逐渐被电动车、汽车所替代。人懒了,毛病也跟着来了。”李东说,近几年,由于缺乏锻炼,他的体重不但增加了十几公斤,而且身体也差了。
市区有了公共自行车后,李东开始了自己的骑行生活。李东所住小区附近有一处公共自行车停放区,单位附近也有,这给李东借车还车带来了很大方便。经过半年多的锻炼,李东瘦了几公斤,身体变轻盈了,心情也好了许多。
市民刘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从家里买了机动车,就淘汰了自行车。现在出行要么开车要么打的。由于机动车尾气会造成环境污染,大家都在考虑以环保的方式出行,公共自行车给大家提供了方便。
打造城市绿色交通
市城建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周德海是市公共自行车监督管理的负责人。他说,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市委、市政府为建设低碳城市、打造绿色交通实施的一项惠民、便民、利民工程,不仅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空气污染,同时对于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对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示范和引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德海说,我市公共自行车的日常管理由常州永安自行车有限公司负责。市城建监察支队受市政府委托,负责对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据了解,我市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980万元,自2014年实施以来,已在中心城区建站点50个、锁车柱1200个,投放自行车1000辆。站点主要沿市开源大道、置地大道、解放大道、中华大道、天中山大道、文明大道、乐山大道设置,分布在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及人口密集的路口、商场、学校、医院附近。
“截至目前,市区共办理公共自行车卡7680张,自行车每天使用约1350次,而且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周德海说,目前我市累计借还车达到了461503次。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环保出行。
将增加公共自行车站点
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能多设立一些站点,租赁归还方便,骑行安全,会有更多人选择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
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周德海说,市城建监察支队今年制定了《公共自行车管理考评细则》,成立了考评小组,每月不定时地对各站点设备及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抽查。
同时,按照市政府部署,市城建监察支队正在上报筹备二期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预计二期投入自行车约2000辆,增加站点约100个、锁车柱约2500个。项目建成后,将覆盖全市主次干道36条。同时,我市将积极筹划实施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出行要求。